• 87阅读
  • 0回复

凝思历史昭示未来——读诗集《毛泽东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6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

  凝思历史昭示未来
  ——读诗集《毛泽东颂》
  曾镇南
  放在面前的,是一部有着特殊意义的诗集——《毛泽东颂》(余飘等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编者从收集到的6000多首歌颂毛主席的诗篇中,选出270首,编成这部颇具创意的诗选,这样一项工作,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历史的首肯,不仅在现实中,也会在未来,得到一代代人的回响。
  我怀着崇敬的感情,把这本诗集读了一遍。其中有一些过去所未尝寓目的好诗,让我驻目流连,吟诵了不止一遍。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读诗,而且是在重温历史,再悟真理,汲取跟上时代步伐奋然前行的力量。
  每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都会造就出伟大的历史人物。毛泽东就是20世纪中国的革命和变革所造就的世纪伟人。人民热爱他、歌颂他,诗人为他写出瑰丽、深刻、热情的诗篇,这是人心的自然流露,历史的必然选择。歌颂毛泽东,就是歌颂人民的革命的建设事业,歌颂新中国的历史性的诞生和成长,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歌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取得伟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事业。这种歌颂,既是朴素而单纯的感情流露,也是历史性的理性思考的结晶。
  写于中国革命胜利之前的一些诗对毛泽东形象有朴素的素描,似乎比解放后出现的大量用响亮而光辉的词句写出的颂歌更有打动心灵,引发思索的艺术力量。艾青的《毛泽东》、臧克家的《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萧三的《送毛主席飞重庆》、卞之琳的《〈论持久战〉的著者》、贺敬之的《七枝花》,都是有独特的思想发现和独到的艺术表现的诗作,洵为这本诗集中的艺术珍品。诗人们捕捉到毛主席脸上常常出现的略带忧郁的凝重表情,探索到他的内心,为我们画出了最真实也最富特征性的毛主席形象素描;不同的诗笔,几乎达到了异曲同工的奇妙境界:“他的脸常覆盖着忧愁,/眼瞳里映着人民的苦难;”(艾青)“毛主席飞去了/脸上合着几分忧色。/他一贯忧国忧民的心/今天更加显得深刻。”(萧三)诗人们勾勒出毛主席的独特的智慧风貌,把他的大智大勇的战略战术和思想方法也诗化了,这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异构同质的优秀诗篇和诗行:“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概括,/一手推开仇敌,一手抱进更多的朋友;/‘集中’是他的天才的战略——/把最大的力量压向最大的敌人;”(艾青)“三阶段:后退,相持,反攻——/你是顺从了,运用了辩证法。/……最难忘你那‘打出去’的手势/常用以指挥感情的洪流/协成一种必然的大节奏。”(卞之琳)“道在不沾兼不脱,思能入旧又全新。万流争赴虚如海,一镜高悬净不尘。”“践实体诚非别术,沉机观变竟通神。公余一卷廷园静,又是梨花压葛中。”(谢觉哉)诗人们也抒写了对毛主席的敬爱亲近的朴素淳厚的感情,不论是萧三诗中“敬爱的毛主席!/至亲的毛主席!”的恳挚的呼叫,还是臧克家诗中输心剖胆的告白:“我都却认定你是一个/顶伟大的人,顶能战斗的人,/把生命,希望,全个儿交付给你,/我们可以毫不担心!”不论是贺敬之民歌风的亲切如口语的比兴:“什么花开穿在身?什么人的话儿要记在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还是续范亭用古典绝句的形式凝练地画出的毛主席形象:“领袖群伦不身高,/静如处子动英豪,/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都情真意切,诗味浓郁让人过眼不忘。
  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的毛泽东的颂歌,数量更多,内容更多样,艺术风格也更多姿多彩。这一部分诗作占了这本诗集的大部分,其中艺术上的精品也是不少的。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以一种宏伟的气势和深沉的历史感,把群众欢呼“毛主席万岁”的声浪和欢呼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性大场面融汇在一起,写出了一个大国的开国领袖和人民动人的关系;冯至的《国庆日游行》,则用简净的白描写出一游行者心里对毛主席的亲切感觉,在平静节制的诗句中浓缩着滚滚而来的不尽心潮。方纪的《在毛主席身边》对毛主席和人民的关系作了这样生动、准确而伸展的描绘:“他总是说主要的——人民;/他说着这个字,就像/你不觉得,却是不停地呼吸,/你不注意,却双脚站在地上,人民/不是一个概念,是生活,是力量/是我们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的地方。”而田汉的《延安纪行漫录》则对枣园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与人民的关系作了这样精炼的概括:“艰难创业几高邻,/写到人民笔有神。”“主席高风天下法,田间争吻带泥香。”郭沫若脍炙人口的短诗《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兼有油画的浑厚静穆和国画的虚实相映,把写实和想象浑然地融为一体;而郭小川的《天安门广场》则展开了如海潮排闼而来的奔放热情的诗行,在对毛主席的赞颂中抒写了亿万劳动者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
  诗集还在“悼念与缅怀”栏目里,收录了不少怀念毛主席,对毛主席的一生功过予以公正科学的评价的诗篇。这里有颜成刚的短诗《太阳》:“人民把他比作太阳/他亮在人民心上/太阳也有黑斑/却无损他的形象/有时也为云雾遮掩/太阳毕竟还是太阳,”朴素、明白、准确、公允、形象地表达了普通人民心里的评价。而老诗人刘征的《参观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旧枕欹斜补绽重,/起居随处绕书丛,/九州破晓一灯红。/自有公平良史笔,笑它轻薄落花风,/昆仑千载莽横空,”则典雅而含蓄地写出尘埃落定后历史的睿智结论。宋文杰的《毛泽东坐“的士”》把合情合理的想象和诗人的现实感受融汇在一起,写出了人民的思念中含有忧思,对现实和未来,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这些诗,或出于名家笔下,或出于吟诵者的偶然灵感,都是可圈可点,情理交融的好诗。
  总之,《毛泽东颂》是一部独具史识和诗感的诗集。它像一座诗的园林,丰富多彩、枝叶葳蕤。你如果想追踪毛泽东的步履,寻找毛泽东的身影,探寻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研究毛泽东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功勋与地位,那就到这座诗的园林里徜徉一番吧,你会有所收获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