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塑造崭新的时代形象——评陆天明长篇小说《省委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6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佳作推荐

  塑造崭新的时代形象
——评陆天明长篇小说《省委书记》
翟泰丰
  《省委书记》是陆天明一系列关注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作品中的又一震撼人心之作。作品创造性地直接切入了省委书记这个高级领导层,三位省委书记同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又处于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受不同的局限,具有不同的改革思路,不同的处事风格。尽管他们有着若干“不同”,但他们又是共同的。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他们都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个人的一切于不顾,与人民的心脏始终搏动在一起,与老百姓的脉搏永远跳动在一起,与广大群众血脉相连、甘苦与共。排除一切困难,激奋昂扬地与时俱进,进而塑造了三位省委书记的崇高形象。
  这部长篇还十分生动感人地展示了以省级劳动模范赵长林为代表的广大工人群众,在改革攻坚阶段,坚定对党的信念与信任,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改革决策坚决拥护,对国家民族命运无比关注,对企业生存无限焦虑,忍受艰难,为国家、为企业分忧,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成功,深存渴望与企盼,并为心中神圣的事业而努力奉献。
  《省委书记》在讴歌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现实生活中的丑类。这群丑类以省委副书记宋海峰为代表,形成一股暗流,内外结合,几乎掏空了某些国有特大型企业,给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造成了极大困难。借此,作家把三代省委书记放在了更加纷繁复杂的严峻环境中,为他们施展才能展现了广阔的历史舞台。
  作品准确地把握了省委书记这个领导层,他们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生活原则、处事准则以及党性与人格和情感与家庭等等。作家在创作这部长篇时,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历史的审美观照,审视不同性格高层领导干部的内心世界,集中笔墨展示我们这个时代共产党人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胆魄,开创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之路的伟大业绩。同时,又通过对三位省委书记内心世界的挖掘,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一心为国家、为人民的美德。
  对于三位省委书记深层性格发掘,是作家笔墨的着力点。小说把三位省委书记放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让他们巧妙地交叉于纷纭复杂的历史时期,面对既相同又有着差别的社会环境,作家采用厚重老到而又纤微细腻的笔法,通过惊险迭出的悬念,纷繁复杂的人物纠葛关系细梳慢理。三位省委书记中的核心人物是贡开宸;主宰新生,代表未来的中坚人物则是马扬;潘祥民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稳健的探索者。三位省委书记在时间与空间上既交叉任职,又互相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作家在集中笔墨塑造三位党的高层领导省委书记可亲可敬的形象之后,从历史的高度全面关照当今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侧面,转笔塑造了在当今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时代的工人阶级新的群体形象。这是作家观察把握时代生活深度并对时代生活具有很强洞察力的又一成果。
  大山子前后十万工人下岗,尽管马扬每天都深入现场解决工人下岗后的“急、危、难”问题,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因为离了婚孩子上不了学,恳求马扬帮助找个“多老多丑都无所谓的老公,只要能出钱让孩子上学”;有的工人摆小摊卖螺帽、手锤之类的小五金、工具……社会流传着“盼马扬,想马扬,马扬来了全下岗”的顺口溜。在工人越聚越多的一个自然形成的聚会上,作家让省劳模赵长林的一番话道出了工人阶级心声,讲出了时代的真谛。赵长林先引用马扬在电视台对大山子市民的一段讲话:马扬说我们工人为大山子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笔账是要记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的”,但是现在大山子这条大船太累了,再也载不动30万船员了。是谁也不下船,与大船一齐沉没?还是先下去一部分人,保住大船?赵长林对马扬的讲话深表称赞,并向在场工人弟兄道出自己的心底很不是滋味的感受。曾经为共和国做出过贡献的这条大船必须重修,使它走上信息时代的新航程。我们这些工人也该学点新时代的新知识了,他明确表示:“晚学不如早学,强迫学不如自觉学”这是新时代工人阶级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声!
  值得一提的是贡开宸的两次辞呈和两次扪心自问,通过这两次扪心自问,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看到了他的党性与人格。小说开篇,贡开宸就突然接到总书记紧急召见的通知,他感到意外、突然!贡开宸据此第一次扪心自问:自做省委书记以来,一直是“上对集民意于一身的中央,下对众生灵于千万的百姓”,其心态一直“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扪心自问,自己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呀!他在应“紧急接见”前,向中央写了自己的辞呈书。
  当副书记宋海峰的丑态暴露出来之后,贡开宸痛心地发现,大山子的那个“黑窟窿”不仅吞没了几亿的国有资产,还吞没了自己培养的一批干部。他又一次扪心自问,在这“吞没”的漫长过程中,我们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洞察力、政治把握力哪里去了?为什么在自己身边的副书记被“黑窟窿”吞噬,自己却未能防范于未然。他拿起千钧之笔,又一次向中央写了《我的辞职报告》。这是一个政治家对人民赋予之权的高度负责,是富有责任感的辞呈,是一个共产党人肩负历史责任的自我责备的辞呈……
  马扬两次欲离大山子这个“火坑”,又两次自愿跳入“火坑”,而且最后一次甘愿辞去到外省任省委副书记的机会。他要与大山子的工人弟兄们同甘共苦,与大山子共存亡!在头部被砸伤之后,他扛着颅骨裂伤的巨痛,殷红的鲜血像一条红色线虫流入衣领之中,他面临着生命危险,但仍要为大山子这个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奉献一切……
  在作家笔下,我们感悟到,大山子的工人们和全国工人阶级一道,为中国进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谱写新的历史篇章。大山子的工人们修好的这艘新船,必将已信息技术装备,加快航行速度,勇敢的远航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工人阶级正在历经这样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工人阶级将勇敢的推动这场大变革时代胜利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