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永不后退的战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0-10
第3版()
专栏:

永不后退的战士
谭天
一九五二年五月,复员军人李玉昌回到了家乡——云南省文山县边犁街硝厂乡。
高高的山,清清的流水,一望无际的碧绿的麦垅,像一条条绿色的绒毡。人们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愉快地劳动着,田野里又扬起一片互助组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欢愉的歌声。过去受尽痛苦的屈辱的家乡变得多么美好了啊!
李玉昌久久地凝视着,胸中翻腾着一股奔涌的感情:“让我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吧。”但是,当他低下头去时,他感到有些气馁了。他看到的是自己的一双没有指头的手!一九四七年,在东北解放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他随着部队同蒋贼军作着殊死的斗争,手指头和脚指头全部冻掉了。
组织上是十分关怀和照顾他的。
乡长(党支部书记)郭永贵来看他,关心地对他说:
“李玉昌同志,你尽量少做些重活,不要把伤口弄翻了。生产上有困难,政府和群众会帮助你的。”
“那怎么行啊,”李玉昌一面感到党和政府像慈母一般的温暖,一面又想到自己对革命必须继续作出贡献,他不能“坐地等花开”,光依靠政府的救济!
互助组的人上山做活了,歌声隔着一重重山坡传过来,歌唱新中国今天的幸福,歌唱社会主义的灿烂远景!
“难道我空着手走进社会主义社会去吗?坐在别人的肩上让人家作为负担带到社会主义社会去吗?”李玉昌在家门口眺望着,为今后的工作在深思着。
“不,不能这样下去!共产党员是永远不掉队的!”他记起政委有一次的谈话,暗暗下了决心。
第二天,他赶着耕牛,扛着犁杖,出现在群众原来给他代耕的土地上。
“啊哟,你怎么来了!你的手足这样不灵便,还能干活?”群众议论纷纷地说。
“只要有一分力量就要尽一分力量,我不能坐着白吃呀!”李玉昌沉静地回答着。
他坚持地请别人帮他把右手绑在犁把上,又把牵牛绳绕在左手上,就像小孩子初学走路似的,跌跌绊绊地开始犁地。李玉昌原是庄稼人出身,使惯犁杖的。解放以前,在他给财主人家扛活的时候,他吆唤过多少条牛啊!最烈性的牛在他手下也变得服服贴贴的。但是现在牛不听他的使唤了,犁杖在地里歪歪斜斜地爬着,犁铧也吃不进土。李玉昌别红着脸,汗珠在他额上滚下来。群众都劝他:“算了吧,别费劲了,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乡亲们,你们说的是什么话啊?难道我是怕你们亏待了我?我是尽我自己的本份!”李玉昌一面说着,一面又扶起了犁杖。
李玉昌像在战斗中夺取敌人一个个碉堡似的,把每一垅田地当作他斗争的目标。手使不上劲,他就把全身倚在犁杖上,用自己的胁力来掌握它。犁沟渐渐地平直了,但他身上的夹衫也湿透了。
牛似乎也慢慢听话了,温顺地拉着犁铧翻开褐色的新鲜的泥土。但是,它毕竟感觉到使唤它的不是一双强壮的手,那操纵它的力量愈来愈软弱。于是,这个调皮的牲口不听话了,一下子,把牵绳和犁把从李玉昌的手上拉脱。伤口挤破了,李玉昌痛得发昏。
回家后,他的新婚的妻子焦急地说。
“叫你不要去,你偏要去,你看你……”妻子忍不住责备他。
夜深了,他两眼却再也闭不拢。白天的情景,一幕幕在他面前出现。他看到自己只有一双软弱的手,虽然他的心是强壮的。
“难道就这样算了吗?”他问着自己。
这时,他忽然回忆起住医院的时候,文化教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苏联有个叫阿历克赛·密烈西叶夫的空军英雄。他在卫国战争中,在痛击敌人机群后,不幸自己的飞机也着了火。他跳伞下来,拖着跌坏了的双脚在森林里的雪地上,爬行了十八个昼夜。他有着苏维埃人坚毅的性格。他在医院里安了双假腿,不仅学会了走路,而且,由于他对祖国的无限热情,他又进了飞行学校,重新掌握了飞行技术。后来在同敌人空战中,又屡次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人们都非常尊敬他,爱戴他,称他为“真正的人”。
“难道我比阿历克赛更困难吗?”李玉昌暗暗问着自己。
他又回忆起了在梅河口同蒋贼军打仗的时候,冒着密集的子弹,抱着炸药猛冲上去炸开缺口……
“难道现在有那样的危险和艰难吗?”他狠狠责备自己:“我的手残废了,我的思想也残废了吗?李玉昌啊,看来你有的还只是一颗软弱的心啊!”
“不,坚决干下去!”他一骨碌从床上翻身坐起,把他年轻的妻子也惊醒了。
“你到底要干啥啊!”她把他按回被窝里。
第二天,第三天……,李玉昌在劳动中锻炼得更加坚强了,虽然他吃了不少苦,但是终于使自己满意了。
现在,他不仅能够灵活地掌握犁耙,而且能够巧妙地拿着锄头锄地。当你从背后看到那上下飞动着的锄头,你不会相信掌握着它的只是左手才有半截拇指的残废的双手。一九五四年,李玉昌耕完了自己的五亩地,还开了一亩半生荒。他的模范事迹,鼓舞着每一个复员还乡建设的军人,也鼓舞着农村里所有的人们。农民龚发昌说:“李玉昌双手残废了,还积极劳动生产,我们要再不把庄稼作好,那就太对不起共产党和毛主席了。”
人民热爱李玉昌,说他是共产党教育出来的好战士,选他为县的人民代表。他又被评为县的一等模范残废军人。但李玉昌并不因此而有丝毫的自满和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我哪有今天的荣誉!我一定把政府奖给的骡子牵回去把庄稼种好,积极动员组员们办社,加紧生产,支援解放台湾,支援国家工业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