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逆境中寻找超越的阶梯--记信息安全专家刘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8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人物风云

  逆境中寻找超越的阶梯
——记信息安全专家刘旭
本报记者任建民
从中关村一个以防病毒卡起家小企业,到占领95%以上的市场份额;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过时”公司,重新成为国内杀毒软件单机版与企业级市场的“双冠王”,瑞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作为瑞星的带头人,刘旭同样完成了由程序员向企业领导者的转型。他的成长经历,在目前国内软件企业管理者中特别突出和典型。
  1993年,瑞星防病毒卡实现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几乎垄断了当时的同类产品市场。这是瑞星的第一次辉煌。然而,硬卡是DOS时代的产物,随着视窗软件的普及,防病毒软件产品渐渐成为主流。瑞星没能及时跟进,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到1997年,瑞星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回忆这段历史,刘旭感慨万千:“瑞星把中关村企业该犯的错误都犯过了,交过学费,瑞星会活得更健康。”
  关键时刻,刘旭临危受命,以他的技术天才与创业热情,抓住1998年宏病毒全面爆发的契机,率先开发出新的“宏定位”技术,有效地对宏病毒进行查杀。接着,瑞星杀毒软件9.0面市,它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彻底查杀CIH病毒,比国内其他杀毒软件提前了20多天。以这两个胜仗为基础,瑞星重新树立了领先地位。
  中关村的许多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都带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瑞星也不例外。1999年10月以前,瑞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研发部,防病毒卡程序就是刘旭一个人写的。独木难撑大厦,激烈的竞争逼着刘旭向组织者和管理者转型。到今天,在瑞星的杀毒软件中,已没有一行程序是刘旭所写,取而代之的是一个150多人的研发团队。随着公司公众化、管理知识化、营销国际化的战略转变,瑞星走出了以往的作坊式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管理的核心是创新。刘旭在推动瑞星向信息安全厂商转型的同时,制定出进攻国际市场的新战略。今年11月,瑞星在北京发布“瑞星杀毒软件日本版”。一个月过去,首批瑞星杀毒软件在日本全部被经销商订走。“瑞星的软件出口,绝不做那种替别人代工的产品。瑞星不仅要进入国际市场,更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同行的尊重。”刘旭要构建的,是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
(附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