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微软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8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IT时评

  微软的变化
  斯壮
  有一个关于比尔·盖茨的笑话:如果地上掉了1000美元,他绝不会弯下腰去捡,因为他每秒钟积累的财富超过250美元,而弯一下腰的时间也许要比4秒钟长。
  其实这不是笑话,是事实。也正因如此,想让年轻气盛的盖茨和微软有所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微软时时流露出这样的表情:是我们改变世界,而不是世界改变我们。
  然而纵观一年来微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人们看到了变化,而且是不小的变化:从推出“春耕计划”,向合作伙伴大幅度让利,到与国家计委签署谅解备忘录,投资62亿元加强与中国软件产业的合作,再到最近推行“护航计划”,承诺向企业级用户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微软一改当年初进中国时咄咄逼人的姿态,伸出了微笑的橄榄枝。
  是什么改变了微软?是什么让那个愣头愣脑的程序员变成了谙熟妥协之道的商人?
  有人说是领导者的风格使然。微软中国公司的新任总裁唐俊善于以柔克刚,讲究以退为进。
  有人说是文化的融合。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10多年之后,微软耳濡目染,渐渐悟到了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谛。
  有人说是挫折。经过这么些年反垄断官司的折磨,微软的处世态度逐渐成熟,加上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微软不得不调整思路,寻找更为有效的发展策略。
  这些分析应该说都很中肯,但我想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市场在微软的心目中分量越来越重。用唐俊的话来说,“中国的计算机总量超过日本,至少可以养活100个3亿美元的软件公司”,假如没有这一点,微软再想变,恐怕也不会变得这么快。
  任何谈判者的底气,最终源自谈判桌后的实力支持。对于那些以“挑战微软霸权”为口头禅的国内公司来讲,认清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