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诗引高朋书聚良友——寻找互联网站传播先进文化的突破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8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诗引高朋书聚良友
  ——寻找互联网站传播先进文化的突破点
  张碧涌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形势下,互联网站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完成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结合过去5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有一条重要的经验需要坚持,就是传播先进文化一定要找准突破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任何一家互联网站都不可能穷而尽之。光明网的网友主要是海内外知识分子,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找准知识分子的共同需求,注意发掘那些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内容,予以重点传播。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抓了“诗”、“书”两个突破点。
  光明网刊发网友原创诗词,始于1999年澳门回归28小时网上直播。当时,广西网友蓝卫中即兴赋写的一首“江城子·庆回归”,令无数网友热血沸腾。此后,每逢重要的网上直播,都会有众多的海内外网友在光明网上赋诗作词,你唱我和,激情抒怀,甚至形成一场“诗词大赛”。
  针对这种情况,光明网不久前正式推出了《每日一诗》栏目,连续数日刊发了一批歌颂祖国、歌颂党、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新诗和古体诗词。山东枣庄市委党校的刘献琛向网站编辑部发来电子邮件说:“《每日一诗》办得好,她是广大诗词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激励着大家的学习创作热情,通过广泛地切磋交流,必将培养出大批诗人词家,从而推动中华诗词蓬勃复兴,真可谓功莫大焉。愿栏目长期开办,越办越好!”
  到目前为止,这个小小的栏目已经收到数千首诗词作品,投稿者既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也有留学欧美的海外赤子,甚至连一些中小学生也加入到诗词创作的队伍中来。“一位同学见我/用一个大桶提水/有点恼火/其实她要等的时间/也不多/我只是提半桶水/我这样安慰她/大桶/留给我的思索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首在网上引起许多人兴趣的“表面现象”,就出自浙江的一位中学生之手。
  书籍是广大知识分子吸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现在,各种图书专业网站层出不穷,而光明网只有一个图书类栏目,即使再下功夫,也无法在“量”的方面与专业网站抗衡。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书评信息非常丰富。一般来说,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求知欲强、涉猎面广,但时间相对紧张。他们最希望的,是迅速掌握一些热门图书的精华内容以及外界的评价,以便选择购买或借阅。所以,光明网既没有做图书信息总汇,也没有做网上售书,而是集中力量推出《光明书评》专栏。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光明书评》已经由初期的以转载报纸杂志上的书评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网友评书”和“作者荐书”为主,成为海内外读书人的一间“网上精品书屋”。湖南作协会员、网友蒋正亚来信说:“本人关注《光明书评》有一段时间了,感觉专业性强,学术味浓,编辑严肃认真。”最近,青年女作家黎阳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成为《光明书评》的热门话题,她也向专栏编辑发来邮件,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日一诗》和《光明书评》产生的强烈反响,说明我们选择的这两个突破点是准确的。今后,光明网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办出特色,在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工作中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光明网负责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