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长城独钟慕田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8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长城独钟慕田峪
  李如志
  长城的博大精深和神奇莫测,形成一种文化形象,也连着国人的一种爱国情结,爱国便爱长城,登长城便成了一种向往,“不到长城非好汉”嘛。
  于是我便多次去爬长城。居庸关、八达岭,离北京最近,交通又方便,我数度攀登,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喜峰口曾发生过激烈的抗日故事,我慕名去游;老龙头濒临大海,是万里长城真正的起点,是北戴河旅游区范围,去那里开会就爬过三次;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不能不去,我还去登过角山段长城,其险峻陡峭,给我留下终生最难忘的印象。但是我却独钟于慕田峪这段长城。
  听说慕田峪是很久的事了,大概是1985年新春刚过,友人邀我到当时中央台的拍摄基地慕田峪去游览,我知道那地方很好,但因忙于写作六集电视剧《浴血光岳楼》而没去成。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1999年春天,我终于如愿以偿。
  慕田峪确实很美,漫山遍野的桃树、柳树、杏树、梨树、桦树、白杨,绿荫覆盖山山岭岭。正是初春,桃花粉红鲜嫩,梨花洁白如雪,到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微风吹来,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一边欣赏着长城内外的壮美景色,一边体味着长城雄关的韵味,慕田峪神妙莫测,曾是我一个梦。
  翻开历史的书卷,慕田峪长城是由朱元璋最亲密的大将徐达在攻克大都后,在原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的,是明长城之最先。明永乐二年,建“慕田峪关”,明隆庆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对慕田峪长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建筑。我走在长城上,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由衷叹服。在这山峦纵横、虎狼难至的地方,建造起易守难攻的关隘,需要多大的胆识和雄心,耗去了人民多少血汗和智慧。再仔细观察,这里与其他长城关隘不同,独具自己的特色。敌台都是空的,居高临下,观敌视野宽阔,四面都有箭窗,边城设有射孔,八方观照,两面垛口,防御系统十分完备。站在这里前后远望,古老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跨千峰越万谷蜿蜒东去,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长城起伏跌宕,大气磅礴,横亘东西,固若金汤。但是千百年来,她挡住过敌人的进攻吗?
  清代士子张廷玉写道:“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他看出无论是土打的、砖垒的、石砌的城墙虽然可以坚固一时,但不可能成为一个政权永固的屏障。真正的屏障并非不存在,这就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正是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
  从长城上下来,管理部门举办的登城赏花游园会正热闹,我突然悟到长城的真谛:它是中国人抵御外侮的一种精神;它是古迹,是一条风景,常给人带来心旷神怡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享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