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阅读
  • 0回复

准格尔壮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9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

  准格尔壮歌
  宋明霞
  时代的车轮驰进二十一世纪,鄂尔多斯高原这片古老而苍茫的土地上打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先头战役,又一座现代化的电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迅速崛起,奏响了西电东送工程的号角。
  2002年4月25日,国华准格尔发电厂第一台三百三十千瓦发电机组一次通过一百六十八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随着强大电流的输出,电厂所在地——塞外小镇薛家湾沸腾了。
  一
  1998年初春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轻轻地罩着薛家湾,远处的山峦在夜幕下现出一道道美丽的轮廓,刚刚由呼和浩特机场辗转了三个多小时到达薛家湾的叶青久久不能入睡,在他的脑海中,一个酝酿了许久的方案渐渐清晰起来……
薛家湾,一个闻名海内外的煤镇,这里有国家重点项目——准格尔大型露天煤矿。叶青,神华集团董事长,一个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忘我工作的共产党员,每次来到内蒙古,无论多晚,他都星夜兼程赶往薛家湾矿区。这里牵着他的一个梦——
这里,每年源源不断地向海内外市场输送优质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末煤和洗中煤,如果在当地建设两台三百三十千瓦国产燃煤机组,就地燃用准格尔煤矿的劣质煤,不仅可以减轻煤炭外运的压力,变运煤为输电,实现煤从空中走的梦想,而且有利于环保,功在千秋。
  神华集团的方案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高度重视,1998年仲夏,双方组成联合调查组调研,提出迅速建设电厂二期工程,就地消化劣质煤。此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很快进入实施阶段。
  经过缜密思考,神华集团将目光落在了其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公司身上。1999年8月,准电工程由刚刚成立五个月的独立发电公司——北京国华电力公司接手,正式启动。
  三十六岁的顾峻源担当起了准电工程的大任。准电工程从它一被国务院圈定,就已经被赋予“2000年示范电站”的历史使命。面对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新格局,国华电力公司作为一个非电力企业办电,顾峻源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
  竞价上网先竞成本。而在对电价有影响的诸多因素中,第一就是设法把造价做到尽可能的低。办法只有一个,把争国家投资,总投资越大越好的“甲方心理”扔到天边去,让整个工作的出发点是市场,落脚点还是市场。西电东送最大的用户在北京市场,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北京五盏灯中有一盏是内蒙古点亮的。国华领导班子在了解了市场的需求后,根据北京地区的电力市场价格倒推单位造价,首先得出上网电价不应超过每千瓦小时零点二六元,据此推算,工程静态投资应控制在每千瓦三千四百元以内,从而找到了控制造价的科学依据。
  这么低的造价能行吗?莫非要把“示范电站”搞成“实验电站”?许多人表示疑惑。
  又一个不眠之夜,当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顾峻源和副总经理秦定国他们与西北电力设计院专家的讨论刚刚接近尾声,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几十项技术优化方案终于拼出来了。国家电力规划院的专家来了,西南电力设计院的专家也来了,各路专家汇聚一堂,对西北电力设计院提供的概算初稿进行分析、测算,逐步核实,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让国华电力公司自信地迈出了控制造价的第一步。
  不走过场、不盲目照搬FIDIC条款,不简单套用范本,从分段招标到编标书、签约,每走一步国华人都坚持科学的态度,结合市场环境和工程条件将标书进行细化、深化。在商务条款中,他们提出了鼓励投标商用成本价加税金加合理利润报价的基本原则,采用尽量包死、少开活口的方法,因而使投标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局面。
  建筑投标的那天,顾峻源来到现场。在电力行业干了这么多年,来投标的头头脑脑哪个他不认识,顾峻源见了大伙哈哈一笑道:“咱们这标底好定,大伙挨个儿报价,报完把总数相加,再用这个和除以总个数得出的那个商就是标底。中标嘛,也简单”,他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似的讲着规则,“谁报的价正负最接近标底,谁就中标。当然了,有负的我就不要正的喽!”顾峻源的话引起全场心悦诚服的笑声。
  紧接着,准电公司的招标工作开始了。国华公司给他们定的政策是十万元以上的项目招标,小于这个数的项目即可自行决定。而准电公司总经理李铁昌思来想去没按着省事的规定办,用他的话说,这么大的工程,手松手紧差远了。就得按过日子的办法来,能省就省,干脆,项目从五万元起就招标。
  严格实行招投标,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共同承担风险,结果使建筑安装费和设备费用比概算金额节约百分之十五,准电工程一开始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二
  如果揭示准格尔发电厂成功的秘诀,“小业主、大咨询”的模式应是其一。如同大马拉小车,尽量减轻自己的负担,借助社会的力量,提高自身的速度。
  国华电力公司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发电商,基建工程管理人员少,且经验不足,要完成这样一个二十多亿元的浩大工程,然后再进入到生产,依过去基建管理业主大而全的方式,没有几千人的职工队伍,无从谈起。可这样一来,工程结束后,又会造成基建人员无法安置。
  两难之中,难出了国华决策者们的辩证法——采取“拿来主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为我所用。一开始他们就提出“小业主、大监理”,请有经验的单位参加基建管理,这样,别人的经验就成了自己的经验,别人的专家就成了自己的专家,甚至连业主也聘请有经验的人来当,既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业主自身队伍也降到最低数量。之后,准电工程由“小业主、大监理”发展到“小业主、大咨询”乃至“小业主、大社会”的模式,运行、检修采取招标方式委托,使得国华公司能够腾出精力把握全局。
  “小业主、大咨询”吸引了国内一大批国家级专家、教授级工程师。国华电力公司给予这些专家以极大的信任,不仅让他们在工程建设中说了算,就连纪委班子里也有他们的位置。
  信任唤起了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强烈责任感,他们各司其责,使得准电工程牢牢地把握在科学管理之中。
  “小业主、大咨询”的基建管理模式,是对电建行业的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资金控制等管理体制的深化和发展。这是一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取代小生产方式的全新的电力基建管理模式,是国华电力公司独立办电过程中的一个创举。
  三
  人说,准电工程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飞马。那么,安全和质量便是它强健的双翼。在准电各施工现场,国华的“严”和准电的“狠”是出了名的。
  国华领导到准电检查工作,很少光顾“现场”,而都是直奔“角落”,直接钻地沟,只要有问题,就别想躲过他们的眼睛。
  作为国华电力身处前线的“大将军”,准电公司总经理李铁昌说,得到顾总的表扬太难。顾峻源的严,李铁昌的狠,形成了国华的标准,就是过剩的质量要求。
  准电一开工,李铁昌就提出令施工单位感到“偏激”的要求:一把手就抓安全,只抓安全,把技术交给专业人员干。与此同时,他们把招标省下的钱拿出一千万元用在安全措施上。按照电力行业规定,一千个施工人员配备三个专业安全人员,准电公司一下子提高了十倍,一千人干活,三十人盯着。这些工程监理人员在工地巡视,随时拍照。每周一次的调度会,上来先汇报安全。一次有个施工单位的一把手因事回了太原老家。会开了,该他们单位汇报工作,李铁昌一看这位领导不在,大动肝火,谁替他汇报都不行。没办法,电话打到这位领导太原的家,通过电话听了他的安全汇报。
  安全调度会谁也说不了假话。你刚刚“吹”得挺好,一会儿会场的投影仪播放出了你那儿事故隐患的画面,那就把你搁那儿了。几次尴尬下来,再也没人敢空口说大话了。大家喜欢开个玩笑——准格尔,准格尔,那就是弄不好准把你搁在那儿。
  准电工程是一场持续两年的万人会战。从工程开工到正式发电,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全工地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创出了事故双零的佳绩。
  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国华不惜花大价钱。他们在预算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增加了两亿元,用于提高关键设备的品质,以增强安全性。准格尔是个干旱少雨的地方,水资源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准电公司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百分之百的回收和利用。针对煤质差、排污量大的问题,为提高除尘效率,他们安装了除尘装置,相当于两个电厂的电气除尘设备,机组即使在满负荷运行时,高高的烟囱也是青烟袅袅,真正实现了“清洁的能源来自国华”。
  国华人抓质量抓安全抓到了极致,国华速度同样令国内外同行钦佩。本来合理工期为三十二个月,而他们只用了二十四个月,时间之短,令同行惊讶。按常规,机组试运行一百六十八小时以后,要有一个月的消除缺陷时间,在准电,这一个月就省去了。试运行一结束,机组随即投入正常运行,挑起了西电东送的大梁。总投入二十多亿元的工程,每天的账一清二楚。竣工报告、决算一般都是工程结束半年后上报,而国华却是在机组投产十天内上交。一号机组“168”投产三天后就拿出了报告。
  一般情况下,新投产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都在半年以后审计,国华速度之快,使得他们没有被排进计划,他们只好“走后门”,找上级领导部门帮他们一起跑,以求早日安排审计计划。
  这一切要归结于现代化、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在准电,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就连点菜也在网上实现。他们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P3,在此基础上,把基建工程设置了八百个节点,编制了工程进度的一、二级网络图,加载了资金、图纸、设备等三项资源,定期发布工程进度信息,随时进行动态检查,及时做出预警报告,真正做到了用P3软件全面指导施工。通过本地化开发后,建立起生产期IT系统,从而实现设备状态检修、机组性能优化、实时成本核算和竞价上网等功能。
  四
  在凯歌嘹亮的时候,在准电似骏马、如长虹般飞起的时候,我们如何解读准电人乃至国华人的襟怀?
  顾峻源是个沉稳、冷静不事张扬的人。说话不急不忙,脸上总带着谦和的微笑。你夸他们公司什么,他都能找出差距来说明自身的不足。可一问到准电工程为什么敢那么大胆地使用国产设备,他立刻会像辩论似的提高了声调,连语速也快了许多。此时的他再也没了谦和,那种自信、不服输、当仁不让的情绪陡然而生。
  “国产设备那是咱中国人的。”他把腰一挺,手拍在桌面上,“我们用的设备是国有企业生产制造的,那是咱中国的民族工业呀!怎么能对我们的国有企业不信任,怎么能对我们的民族工业没有信心!如果总依靠进口设备来创精品工程,哪里还有我们民族工业发展的机会!这次我们下定决心,就是要用国产设备将准电工程武装出个精品来!”
  国华人的这片赤子之情,得到了神华集团董事长叶青的肯定,更让不少国有企业为之欣慰。
  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贾庆林被国华的真情感动了,主动表示,如果国华愿意与北京合作,北京将全力以赴以国有企业特有的实力和责任感制造出精良的设备,服务准电工程。
  此时的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的艰难阶段,资金、市场种种困难缠绕着他们。就在这时,国华人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当国华公司将几千万元、几亿元的订货合同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企业把全部的感动化作了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动力,为准电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2年9月21日,准电工程二号机组顺利通过一百六十八小时试运行,准电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祖国西北的高原上。
  如今,一座更安全、更可靠、更先进、更经济、更规范、更环保的现代化电厂,以伟岸的英姿耸立于鄂尔多斯高原,滚滚乌金化作了熊熊炉火,推动着飞转的汽轮机输出强大的电能,跨越千山万水,点亮万家灯火,为辽阔的西部增添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慷慨悲歌忆昨年,酸甜苦辣亦安然,西风猎猎国电帜,寒阳昭昭霸王剑。五千年流黄河水,九万载矗蒙阴山,谁知默默准电里,衣是青青血是丹”。高挂在顾峻源办公室的这首诗无疑是准电工程的写照,更是国华精神的赞歌。它激励着国华人不屈不挠,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