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速度效益协调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30
第1版(要闻)
专栏:年终经济形势专稿之三

  速度效益协调增长
本报记者白天亮
  2002年,中国经济列车呼啸前进,运行平稳。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提高,速度与效益比较协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经济运行不寻常
  增长速度,运行质量,经济效益,三者同步协调,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增强,没有大的起伏。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分季度的轨迹基本是前高后低,稳定性不够高,但今年的经济增长则是逐季稳步回升。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今年的工业生产是产品卖得好,资金周转快,库存和欠账增幅下降。1—11月,工业产销率达到97.68%,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10月末,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同比加快14.9天;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幅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幅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协调。前10个月,虽然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74亿元,增长16.3%。有关部门估计,全年有望达到5300亿元,增长13%左右,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56亿元,增长6%,全年预计超过250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尽管有海关关税下调等减收因素,增收难度很大,但1—11月财政同比仍增收12.4%。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去年我国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2.65吨标准煤,预计今年下降到2.54吨标准煤。
  结构调整结硕果
  冰天雪地,东北农村许多地方的场院里却是热气腾腾,农民正在收打优质高产大豆,抓一把金灿灿、油亮亮的豆子,人们满脸喜悦。今年,农业部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了“大豆振兴发展计划”,农民种植了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74.7公斤,增产30.7公斤,增加农民收入37.5元。“大豆振兴发展计划”的成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
  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也是今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农业生产加快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小麦、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的优质品种面积大幅度增加。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规模扩大。工业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幅度增长,1—10月,电子通讯行业产值同比增长21.8%;
与居民消费升级关系密切、产业关联度大的汽车行业产销大幅增长,1-10月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8.5%。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取得新的进展,劣势企业正在逐步退出市场。西部大开发又启动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今年,国家采取了多项重大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加大了对退耕还林的支持力度,退耕还林规模扩大。为促进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今年全国共实施关闭破产项目533项,涉及核销呆坏账616.7亿元。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今年继续实行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企业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结构调整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支撑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我国许多产业初步经受了考验。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国家对部分钢铁产品进口实施临时保障措施,使钢铁行业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全行业利润达300亿元。同样给人以惊喜的还有汽车业。汽车行业以一汽、二汽、上汽三大企业集团为主体加快了重组步伐,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利润增长50%左右,特别是轿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销售同比增长50%以上。
  着力点上多用功
  我们需要速度,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速度;我们需要增长,我们需要带来效益的增长。
  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但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不仅严重制约当前经济增长,也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延缓增长方式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在努力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牢牢把握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显示了宏观调控的高超水平。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促增长的主旋律高昂,经济结构调整的音色明亮,增长与调整汇成了一曲和谐的发展交响曲。
  调整经济结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同样需要长期努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明确了主攻方向: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完成这些任务的关键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