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开化:驻村医生进农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30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农民看病难
浙江一个山区县开化县,为解决农民看病难,从二○○一年五月起推行一项新制度--“驻村医生制”。他们建起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片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服务室,三级服务网络上下联动,逐级指导,由卫生服务中心派出驻村医生组,包片进村入户。这项制度推行效果如何呢?请看本报记者的专题采访——
  开化:驻村医生进农家
  本报记者江南
  浙西山区的冬季夜晚,寒风凛冽。开化县苏庄镇卫生院的赖志灿医生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曲曲弯弯的山乡小道上,他记挂着驻村联系点的几名村民:73岁的姜永春前些天肾结石发作,疼得厉害,用药后不知有没有再犯;得过脑溢血的姜志娟一直在吃控制血压的药,又该量血压了。
  浙江省开化县2001年5月起推行“驻村医生制”以来,许多像赖志灿这样的驻村医生,每个月至少有12个晚上走进山区农家,上门为山区农民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
  他们成了山区农民的贴心人。
  医生访农家服务新模式
  开化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民看病不便、医药费负担重。“驻村医生制”改革试点在开化县一些山区乡镇首先展开。
  开化县委书记马东泉说,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让农民群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享有健康服务,十分必要。
  驻村医生组一般包括一名临床医生、两名医技人员,利用晚上空闲时间,逐家访问,送医、送药、送保健到农家:他们免费为农民体检并详细记录,建立农村家庭健康档案;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布医生的传呼机号码,以便及时治疗或跟踪回访。
  苏庄镇卫生院的吴玉荣刚担任驻村医生时,担心下村走家串户不仅占用休息时间、路途辛苦,而且医生上门会被认为带来晦气或是卖药骗钱。走进农家,为农民免费体检、了解健康情况后,他发现群众对许多常见疾病确实不了解、不重视,像高血压发现不了,胃病听之任之,颈肩腰腿痛能忍就忍,“因小病致大病”、“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驻村医生上门讲解卫生知识、诊治常见疾病,很受群众欢迎。
  如今,“驻村医生制”已在开化全面推开。开化县财政按人均4元的标准划拨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乡镇财政按50%配套;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目前,全县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8个,开展社区诊疗7.5万人次,为农民群众建立家庭健康档案7万多份,与农户签订社区医疗套餐式服务协议1.1万份。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将健康档案等卫生服务信息纳入计算机管理,依托农村卫生120网站,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治病不出门医疗费用低
  汪冬英是大坂湾村的一名妇女。驻村医生治好了使她痛苦了20多年的颈椎病,汪冬英十分开心。
  以前,汪冬英去县城看病,得坐两个多小时汽车,来回花40元钱,有时还得在县城住一宿,每回在医院做牵引治疗,花费都叫人心疼。去年9月,驻村医生上门体检时想出一个“土办法”治疗:找来竹竿、毛巾和计算好重量的砖块,自制一套简易牵引装置,管用又没花什么钱。
  驻村医生千方百计为农民患者着想,用药灵活、适量、价廉,受到农民欢迎。县卫生部门的统计表明,推行“驻村医生制”后,每年农民人均医疗负担比原来减少30元至50元。
  驻村医生上门服务使游医行骗没了市场。44岁的姜志娟前年得了脑溢血,过去她轻信“过路郎中”,甚至烧香拜菩萨,花了不少冤枉钱,还是瘫痪在床。驻村医生来了,开出对症的药,每月药费不过10多元钱,现在她已经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驻村医生还向农民群众发放就医优惠卡,有需要到卫生院作进一步检查的,如B超、心电图等项目,检查费用都减半收取。他们根据农民对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提供各种医疗保健“套餐式”服务,也使群众得到实惠。
  架起“连心桥”办活卫生院
  实行“驻村医生制”后,获益的不仅是农民群众,也使一批原本缺乏活力的卫生院走出困境。群众需要卫生服务,医生需要服务对象,医院也需要业务。
  苏庄镇卫生院是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卫生院之一,院长余三富介绍说,今年1月至9月,该院门诊人次1146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业务收入超过86万元,同比增长了三成。推行“驻村医生制”以来,全县农村卫生院直接增加经济收入约950万元。
  “驻村医生制”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张湾乡卫生院院长廖新文说,现在卫生院变被动为主动,医务人员放下“医不叩门”的架子,进村入户,医患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路口村距乡卫生院路程远,乡中学也设在村里,群众和300多名师生就医极不方便,成立路口社区卫生服务站后,打电话驻村医生随叫随到。
  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充实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解决了卫生院原先人浮于事的弊端。经历驻村入户的锻炼,乡镇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的业务技能提升很快。
  现在,开化县正继续深入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障体制。借鉴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采取“众人助一”的办法,建立大病保险和疾病救助基金,帮助因病致贫的农户。同时,为了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合理配备专业人才,“全科医生”的转型培训教育正在逐步推开,到2005年,从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生接受正规全科医学培训的比例将达60%以上。
  “驻村医生制”这一解决欠发达地区群众看病难的积极探索,受到浙江省有关领导肯定,省卫生厅最近要求全省25个欠发达县逐步推广这一做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