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忐忑不安迎新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30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忐忑不安迎新年
  本报驻法国记者张祝基
  法国人浪漫,特别爱过节,没有节日也要变着法造出些节日才开心。记忆中,一进入12月,巴黎人就为过圣诞和新年忙活起来。闹市里张灯结彩,满眼是商品打折广告,拥进拥出的顾客如过江之鲫,十分热闹。今年此时,虽然巴黎市内也到处可见新年枞树和彩灯,但总令人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头。问一位法国朋友这是为什么,她说口袋里钱不多怎么消费?要是遇上恐怖袭击谁不害怕?
  圣诞之夜,记者到最负盛名的香榭丽舍大街转了一圈。从凯旋门到协和广场,沿街两旁的梧桐树上串灯盘绕,火树银花。但这条一向游人如织的大街却人疏影稀,冷冷清清。连当地媒体也不得不说,岁末节庆之际,穿制服的警察取代了圣诞老人的身影,不时有巡逻的军人、警察或宪兵与你擦肩而过,人们对恐怖袭击的担忧多少冲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12月23日,巴黎警察局局长普鲁斯特向新闻界介绍说,从10多天前起,巴黎警方就在整个巴黎市布下了更加严密的控制网。有350台监视摄影机安装在市内各交通要道上。香榭丽舍大街、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拉德芳斯商业中心以及飞机场和火车站等重要目标都加强了安全保卫措施。从圣诞节起,每天有5500名警察、宪兵和军人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巡逻,直到1月中旬商业打折期结束时为止。巴黎地铁里已经增加了900名警察在车厢里巡逻,12月31日将再增派400名警察。
  巴黎警察局采取上述安全措施,完全是按照法国政府的部署行事的。法国政府认为,法国是恐怖袭击的“首要目标之一”。11月8日,拉法兰总理召开国内安全委员会会议,根据内政和国防两部长的建议,为了保证年终节假敏感期的国内安全,决定再次延长“反盗匪计划”的执行期。“反盗匪计划”于1978年制定,是一项在法国领土遭到侵犯活动时启动的安全计划。这项计划可动用全国的警察、宪兵甚至陆海空三军,由总理决定何时执行或停止。去年“9·11”事件以后,法国启动并数次强化和延长这项计划。这次会议后,根据情报机构开列的名单,对所有可能首先遭到恐怖袭击的目标和地方都加强了安保措施。
  记者到任半年多,发现如今在法国,“安全”是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这也是形势使然。今年5月,在卡拉奇造船厂工作的11名法国工程技术人员被炸死,10月法国巨型油轮“兰堡”号在也门遇袭,后来又有传言说在年底节假日期间,恐怖主义分子要使用生物、化学武器对美国和欧洲一些大城市进行袭击。面对这些威胁,拉法兰总理呼吁所有法国人,不论在法国还是在外国都要“人人保持警惕”。
  事实上,防恐保安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是头等大事。据欧洲反恐机构披露,“9·11”事件发生后,“基地”组织在欧洲广为蔓延,已经在欧洲建立起格状网络,并据说正在策划一些新的恐怖袭击行动。12月4日,在荷兰的两家“宜家”家具店发现了炸弹,12月22日,美、英、法等国驻德国的使领馆都收到匿名警告信,说有50名“基地”组织成员准备使用生物武器在欧洲发动袭击。在这个阴影笼罩下,不论是欧洲大陆还是英伦三岛,欧洲各国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几天前《费加罗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恐怖主义:法国的前线》。社论说,法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如今它也逃脱不了自“9·11”以后形成的全球规模、到处都在进行活动的恐怖主义。法国被恐怖分子瞄上,原因是如果说美国是“大撒旦”,法国也是首要的“路济弗尔”(撒旦与路济弗尔均为宗教中魔王的名)。在拉登看来,法国曾先在阿尔及利亚、后在中东压迫穆斯林,一直背负着“原罪”。法国又参与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打击,这就使他们有理由继续其从1985年就在法国开始的恐怖主义战斗。面对没有旗帜、没有前线的恐怖分子,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决心才能取胜。同美国和整个西方一样,法国已被拖进一场“百年战争”之中。
  最近,法国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推出了2003年版的《法国透视》。这位社会学家分析说,从1998年到2000年间,法国赢得了世界杯足球赛冠军,经济形势也好,处于节日的快乐中。从2001年起,随着经济衰退、失业回升、“9·11”事件发生和不安全感上升,法国进入了节后期。面对危险的恐怖活动和可能来临的对伊战争,任何人也不知道2003年会怎样。回想在国内时,“祝你平安”是一句很平常的话,而如今在这里,这句很平常的话却包含着特别珍贵的价值。
  (本报巴黎12月29日电)(附图片)
  图为在巴黎市中心的一条商业街,一名警察在商店门前警戒。
  新华社记者陈立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