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振兴戏曲:重视剧作与音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3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论天地

  振兴戏曲:重视剧作与音乐
  郑伯农
  “振兴戏曲”的口号喊了不少年了,也推出了一大批中青年戏曲艺术家,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相比之下,对戏曲作家、剧本和音乐的关注却很不够。没有新的剧目和戏曲音乐的创新,传统戏曲如何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得以进一步繁荣发展,仍然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最近看了一部介绍京剧历史的电视专题片,片子资料丰富,解说词颇有学术色彩。但有明显的遗憾之处:比如,片子介绍了关于京剧的历史延续、名伶大家等诸多方面,但对京剧的剧作家,几乎没有什么介绍。举例说来:著名的老生演员汪笑侬,也是杰出的剧作家,曾被同时代人誉为“伶界编剧第一手”。他在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编写了40多部剧本,《哭祖庙》等至今盛演不衰。传说,他还是“西皮流水”这一板式的首创者。对于这样一位京剧艺术史上的“重量级”人物,片子中几乎不置一词。又譬如旦角的集大成者王瑶卿,不仅在表演上有重大建树和创新,在剧目建设上也有重要贡献。他一生整理、改编过七八十种剧目,观众熟悉的《玉堂春》、《宇宙锋》等都是经他加工、整理的。对于王瑶卿,片子高度评价了他在旦角创造上的成就,但也舍不得花费镜头介绍他的创作成就。
  冷落创作人员,不仅是一部片子、一个剧种的问题。近来,我们举办了不少戏曲文艺晚会,主持人、舆论媒体热忱地介绍各种表演流派和著名表演艺术家,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有一个通病:对于剧作家,几乎都不作介绍。这大概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福建戏曲作家陈仁鉴,40年前就被专家们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春草闯堂》被几十个剧种所改编,演遍大江南北,至今仍是戏曲舞台上的“保留节目”。可是今天上演《春草闯堂》,有多少人提到陈仁鉴?著名作家汪曾琪是京剧《沙家浜》的改编者,这是戏曲现代戏中最有文采的本子之一,其影响之大,要超过汪先生的许多小说。可是评论家、文学史家在评论汪曾琪时,几乎都不提这部作品。仿佛写戏不是文学创作的正宗,可以不屑一顾。翁偶虹先生是现当代戏曲大家,30年代开始写戏,程派名作《锁麟囊》、革命现代戏《红灯记》,都出自他的手笔。可是今天演《锁麟囊》、《红灯记》时,有什么媒体提到翁先生?梅兰芳等“四大名旦”是很尊重编剧的。梅先生曾长期请齐如山编剧本;罗瘿年、金件荪先后专门为程砚秋写戏;陈墨香是荀派剧目的主要执笔者。罗瘿年去世30多年后,程先生在一篇自传体文章中说:“罗先生帮助我根据我自己的条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也就是应当创造合乎自己个性发展的剧目,这对我一生的艺术发展,真是一件莫大的帮助。”前辈对剧作家的尊重,很值得后人深思。
  戏曲过去长期以“角”为中心。名角挑头组建戏曲班子,甚至编剧在执笔的时候,也要围绕着主要演员的特长来写戏。戏曲的风格流派以优秀表演艺术家为代表,这个特点是历史形成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一事实。但是演员毕竟是二度创作,他们离不开编剧。剧本乃一剧之本,没有新剧本,就不可能有持续不断的艺术创新。
  除了剧本,音乐也很重要。如果说剧本是基础,那么音乐就是灵魂。特别是唱工戏,没有脍炙人口的唱腔,本子再好、做工再好,也不可能吸引人。为什么有些新戏本子写得不错,演员阵容也很整齐,但仍缺乏强大的感染力,和音乐的一般化、缺乏创新力度很有关系。我国有300多个戏曲剧种,其区别首先在于唱腔。戏曲的音乐创作不同于歌剧,不是由作曲家创造全新的曲谱,而是在传统唱腔和文武场的基础上进行“安腔”和音乐设计。“安腔”看似照葫芦画瓢,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作——在传统音乐程式基础上的创作。这是“带着镣铐跳舞”,其目标是在程式中创造出个性,在熟悉中创造出新鲜。要达到成功,其难度并不低于重新谱曲。
  如果戏曲的创作者经常被社会舆论所忽视,那么音乐创作者就更容易被忽视。元、明、清毕竟留下了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白朴、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渔等剧作家的大名,可是有重要贡献的戏曲音乐家,除了魏良辅外,有谁的名字被后人所知?南戏诞生之后,就产生了海盐、余姚、昆山、弋阳等四大声腔。除了魏良辅创造水磨调有文字记载,其他几种声腔是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创造出来的?已经不可考了。戏曲音乐从曲牌体发展到板腔体,是了不起的飞跃。板腔不始于京剧,而京剧的板式发展得最完备,通过板式的变化,戏曲能够把人物的心理发展揭示得非常细腻。戏曲的板腔是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今天同样难以稽考。开国以来,许多新音乐工作者投身戏曲事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开始的时候,他们往往硬搬西洋歌剧的一套方法去改造戏曲,热衷于重新谱曲。经过多次碰壁,他们逐步摸到了戏曲音乐的规律,既适当地借鉴西洋音乐的先进技法,又努力在传统程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开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戏曲音乐有了重大发展,这和一批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像京剧的刘吉典,越剧的刘如曾,都曾默默无闻地为发展戏曲音乐作出许多贡献。刘如曾是越剧《西厢记》、《红楼梦》等一大批优秀剧目的音乐设计者。今天,《黛玉葬花》、《黛玉焚稿》等几乎成了妇孺皆知的“流行歌曲”,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刘如曾这个名字?
  这些年我们常见的一种“振兴戏曲”之举,就是汇聚一批不同流派的著名演员,举办经典唱段和折子戏的文艺晚会,舆论界称之为“好戏连台,名角荟萃”,这对于普及戏曲是大有好处的。可是“振兴戏曲”绝不仅仅是在老戏迷之外培养一批年轻的新戏迷。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振兴。而在创新之中,剧本和音乐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充分发挥剧作家和音乐家的作用?领导部门和剧团当家人当然要首负其责,舆论界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只热衷于“捧角”,是一种陋俗,是文化缺失的表现。对创作人员的冷漠,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我们的舆论媒体,在热忱推荐表演艺术家的同时,是否也可以挤出一定的版面、镜头,介绍一下戏曲作家和音乐家。既重视“二度创作”,也重视“一度创作”,既重视“幕前英雄”,也重视“幕后英雄”,这样,戏曲艺术才能更顺畅地振兴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