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要看“后院”和“角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3
第6版(社会观察)
专栏:实话实说

  要看“后院”和“角落”
  安徽合肥市 沈小平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讲到,去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既是介绍自己如何做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也是对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
  一段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务实效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人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有的哗众取宠,心浮气躁,追名逐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毫无疑问,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的人固然有责任,但问题的另一方面还在于“花架子”有人看。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实际助长了一些人搞形式主义,或者说他们本人就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比如,有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深入,满足于听汇报、看简报,缺乏扎实有效的督促检查;有的下基层时走马观花,被人左右,根本发现不了“后院”和“角落”的问题,更谈不上及时制止和纠正;有的奉行“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多栽花,少摘刺”,即使看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后面的“猫腻”,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要纠正和克服基层单位的形式主义,就必须上下联动,综合治理。从上级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做起,下基层不管是检查工作还是调查研究,都要真正沉下去,要做到“眼”、“耳”、“脚”并用。用“眼”,就是要洞察一切,辨别真假,避免一叶障目,既要看推荐的“门面”和“窗口”,也要看遮遮掩掩的“后院”、“角落”;用“耳”,就是要听得进“难听话”,避免偏听偏信;用“脚”,就是要从会议室走出来,从前呼后拥的“包围圈”中走出来,从汽车里走出来,脚踏实地,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一走,到百姓家里坐一坐,亲身感受群众的饥饱冷暖。我想,领导同志到基层做到如此这般,做决策,就有了科学的依据;用干部,就有了群众的公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