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我们的安全网有多结实——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我们的安全网有多结实
  ——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
  本报记者 白天亮
  ●“三条保障线”当前不会变
●多层次医保体系正在建立
●更多的财政支出将用于社会保障
  我们下岗了——“三条保障线”会不会有变化?失业保险能否撑得住?政府怎么帮我们就业?
  记者:“下岗”这个词现在用在各个领域中。回想起来,还是1998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国企减员采用“下岗”方式。当前阶段的社会保障,我们的提法一直是“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三年期满仍未就业,符合条件,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符合条件,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保生活。1998年进中心的职工到去年已协议期满出中心,下岗职工的总量也在下降,这一保障制度会不会有变化?
  刘丹华(培训就业司副司长):“三条保障线”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制度从大的方面讲是不会变的。现在说有变化,主要指在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地区,包括辽宁省全省和其他省份中的试点城市,从去年1月1日起企业新裁员已不再进中心,直接进入失业保险。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并轨”。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7个省市,去年下岗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已超过进中心人数,这些地区有望在今明年全面并轨。
  各地正从“双轨”走向“转轨”,时机成熟还会实现“并轨”,那时候,就不再有“下岗”了,失去岗位就是“失业”。尽管如此,目前还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要放心,国家绝不会不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推出去不管。
  记者:刚结束的劳动保障工作会上公布了这组数字:这几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上升很快,1998年是58万人,去年已达到350万人,预计今年会有近500万人。下岗向失业“并轨”后,进入失业保险的肯定还会有所增加,不知道失业保险金是否能够支撑?
  刘丹华:到去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是1.035亿人,基金收入200亿。失业保险基金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同时,还调剂近30亿元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不过,你所说的基金压力也是存在的。根据测算,今年一些地区失业保险基金将面临收不抵支,从趋势上看,基金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在劳动工作会上,我部已经向各地强调,要抓好扩面,加强征缴,收不抵支的地区要早作安排,必要时申请地方财政补助。
  记者:失业保险最多保两年,两年后是最低生活保障。“低保”也能保生活,但标准不高。对老百姓而言,最大的保障恐怕还是就业。这几年,就业似乎是越来越难了。
  刘丹华:就业形势的确很严峻,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去年再就业率约为30%,较上年又下降了5—6个百分点。不过也要看到,就业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辽宁、黑龙江、江西等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把就业工作纳入了政府考核目标。今年全国的目标是新增就业800万人。这就要在新增就业岗位上下功夫。近期来看,城市社区就业是个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社区的家政服务、社区保安、护理等便民利民服务业。
  背景:失业保险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1999年国务院发布《失业保险条例》,使之得到进一步完善。2002年预计参保人数将达到1.1亿人,全年基金收入超过210亿元。
  我们病了——医改,我们的负担重了还是轻了?得了大病还能看得起吗?
  记者:现在全国各地正在推进医疗保险改革。理顺制度、建立起一个安全网是件好事,不过,还是有许多老百姓反映,新医保后,看病需要自己掏的钱反而多了。改革究竟是减轻个人的负担还是让个人承担更多?
  乌日图(医疗保险司司长):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医保改革的目的。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下,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取决于职工所在单位的经费来源和经济效益状况。有少数单位职工仍实行免费医疗,有的部分报销,有的完全由个人负担。这种制度既有保障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着医疗资源的浪费,职工医疗待遇苦乐不均。医保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新制度所建立的医、患、保、药制约机制和费用分担机制,保证所有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得到基本医疗服务。
  在这个前提下,个人要缴医疗保险费,同时也要负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这是保险制度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体现。所反映的看病时个人负担加重的情况,有新制度建立初期,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管理服务不到位的因素。目前国家正在通过加强医疗保险用药管理,通过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通过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减轻参保职工个人负担。
  记者:生小病,自己多掏点也无妨。老百姓最怕生大病。从已经实施医保改革的情况看,多数人的个人账户可以解决小额门诊医疗费用,但参保者倘若得的是慢性病,个人账户不够花,或者得了大病,医疗费用超过封顶线,这就很为难了。
  乌日图:对这类问题各地有过许多积极探索。比如上海,建起医疗互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国家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也正在抓紧建立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内的各类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这个多层次的体系建立起来,相信老百姓的“病有所医”会得到更好的保证。
  背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1998年开始。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97%的地市启动实施,覆盖人数达到7630万人。今年的目标是,所有地市都要实施改革,覆盖人数达到8500万人。
  我们老了——个人账户积累怎样?养老金收不抵支怎么办?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包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与统筹基金合并使用,其中大部分已用于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知国家是否要解决这一问题。
  焦凯平(养老保险司司长):近年的实践证明,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成功的,应当继续支持。但现行制度中的确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包括你所说的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问题。正在进行的辽宁试点,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开管理。个人账户规模从现在相当于个人工资的11%降为8%,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实行完全积累;企业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用于保证当期发放。辽宁试点目前进展平稳,将继续推进,为全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经验。
  记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了解到一组数字:近几年,养老保险收支缺口逐年扩大,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00亿元,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已达24个。空账、收支缺口,说到底都是一个钱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不知道国家如何规划?
  焦凯平: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就是如何解决基金支撑能力不足。这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包括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等。这其中最迫切的是建立一个稳定、规范、多渠道的养老保险筹资机制。1998年以来,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目标之所以能实现,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大力支持。目前国家已经明确,各级财政要调整对社保支出比例,由目前的10%左右逐步提高到15%—20%。今后,财政预算超收部分除法定支出外,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障资金。相信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
  背景:养老保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到2001年底,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达到1.06亿人。2002年的目标是:参保人数达到1.09亿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面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进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