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茶杯中的风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5
第10版(教育)
专栏:

  茶杯中的风暴
  雪声
  在北大听到了哈佛的课,是这个学期始料不及的。本来,学校规定的学分已经修满,但读过《自由主义》一书,对李强教授的学问心向往之,知道他本学期在讲《中外政治思想史》,便怀着且听一听的心情去了。这一来,不再想走。
  李教授的学术造诣自无须我说长道短,令我惊喜的是在他的讲台上出现了墨子刻(Thomas Metzger)——哈佛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教授,一个与李强教授的学术倾向颇多异见的学者。中国普通大众或许还不知晓他的名字,但他在西方汉学界却是声名卓著。他是犹太裔美国人,父亲是有名望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关注诸如清代文官制度等专门学问,时下在我国出版的著作有《摆脱困境》。他对西方文化有过多的批评,对东方文化有比东方人更多的赞颂。他读史曾至韦编三绝,汉语修养可以出入六经,这使他在课堂上对李强先生的辩论一点不吃亏。同样,李强留英8年的经历,也不怕墨先生随时随地随机的语言转换。
  一个东方学者,友好地正视西方;一个西方学者,友好地正视东方。立论、反驳、补充,两两因互相的“围城现象”而“吵”,间或还会有学生憋不住也给老师讲一通!墨子刻先生听到不能苟同的意思时往往做出龇牙咧嘴闭眼睛的怪表情;李强看上去很“弥勒”的样子,但涉及学理则绝对“较真”。
  许多人把有容——学术的讲堂,观点的市场,自由取舍作为北大精神的一条。北大经常有观点完全相反的讲座,每种观点都不乏听众。学生们不在乎你是否志同道合,在乎的是你是否持之有据,论证符合逻辑。但是,两个不同观点的人面对面,把讲课变成一种自由的辩论,我在北大听《中外政治思想史》是第一次。
  但这对李强教授不是第一次。他在芝加哥作访问学者时,就接触到这种课程模式,他当时就产生了把这种模式移植到北大的意图。后来他结识了墨子刻,盛情相邀,墨亦不辞,于是理想变成现实。
  墨先生在北大两个月,除授课外每周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办公室接待学生。开始大家不敢贸然前去,墨先生大不高兴,直指这是北大学生的弱点。后来大家了解他了,争着去,他竟与50多名学生都谈了一遍。
  我和墨先生课外的直接接触有两次。一次是去他办公室讨论作业。人多,轮到我,管理员要关门了,他便带我到未名湖边的长椅上,关于写作如何发散思维,收拢思维等等问题,望着水面一直谈到午后一点半。第二次是一次课后,两先生还在教室门口忘我地交谈,时间已是晚上九点半,未吃晚饭便来听课的研究生院副院长牛大勇教授在旁听得饥肠辘辘,便提议到校门口茶馆落座,于是茶杯中的风暴继续“肆虐”,我有幸叨陪,心中被荡涤得一片湛蓝。
  最后的一节课上,墨李二先生互叙“战斗情谊”,互相为得到“一个伟大的对手”而骄傲。我在鼓掌的那一刻,蓦然想起了儒家先贤的古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不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所需要的重要精神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