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让“送温暖”蔚然成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让“送温暖”蔚然成风
林治波
就要过春节了。党中央一直牵挂着群众的冷暖,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使人民群众感到温暖,感到振奋。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渴望自立,但终究会有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自立,需要他人的扶助;谁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在祖国大家庭里,帮助人和被人帮助构成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正像一首歌所吟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如今,“送温暖”已成为一项遍布全国的经常性活动。不仅是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就连医院、学校、厂矿,乃至民营企业家和外企的老板,也纷纷加入了“送温暖”的行列。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更是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给受灾群众、下岗工人、残疾人、特困户送去物质的帮助和精神的安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困难群众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让人高兴的是,“送温暖”活动已经不仅是嘘寒问暖,送钱送物,而且逐渐走向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江苏常州建立起金桥助工、贫困救助、医疗保障和帮困助学四大机制,从各个方面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浙江绍兴也以从根本上使困难群众脱贫为目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政策扶助、系列救助、特困特助等多种形式,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还有些地方不断丰富“送温暖”的内容,不仅给困难群众送钱送物,还送去政策、法律、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不少困难群众由此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把好事办好”的具体实践。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代文学家贾谊说:“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给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本分。我国的经济还不发达,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当领导的要常到他们家中走一走,问问他们缺什么、少什么,听听他们愁什么、盼什么,看看他们的劳动就业、吃饭穿衣、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等问题解决了没有,认认真真把困难群众的情况搞清楚,想方设法给以帮助。
送温暖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兼相爱,交相利。”施爱于人,也利于自身。千千万万的群众已踊跃参与到“送温暖”的活动中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精神,获得了助人的愉悦,净化了社会风气。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愿我们的社会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热情,愿中央扶贫济困的要求都能得到落实,让所有的困难群众都感受到温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