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万福人的国防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7
第4版(要闻)
专栏:

  万福人的国防情结
新华社通讯员 刘晓平 郑志坚 朱伟华 新华社记者 李国利
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却挂满了“光荣之家”的牌匾,到处洋溢着爱国拥军的浓厚氛围;虽是一个村党支部,却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放在一盘棋上来考虑。最近,有着爱国拥军光荣历史的江苏省扬中市八桥镇万福村,被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授予“卫国拥军模范”称号。
钟情国防绿,好男去当兵
翻开万福村的历史,跃入眼帘的是一串闪光的数字:一个只有六七百户的小村庄,从1955年至今,已向部队输送了123名优秀青年,平均6户人家一个兵。其中15人提干,65人入党,74人受团以上单位记功表彰。1955年我国第一部《兵役法》颁布后第一次征兵,万福村人用红花、锣鼓和鞭炮送走全村第一个参军入伍的青年。从此,军营成了万福村青年最为向往的地方。有祖孙三代接力扛枪的,有兄弟俩同时应征的……
改革开放后,逐渐富裕起来的万福村青年参军热经久不衰。1987年,适龄青年薛加成初中毕业后学到了一手裁缝手艺,月收入四五百元,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了。他接到兵役登记通知书后,毅然报名应征。1995年,万福村20多名适龄青年在外打工、经商,不少人已成为“小老板”。虽然身在他乡,他们不忘履行参军报国的义务,接到兵役登记通知书后,全部返乡报名应征。
2000年冬季,驻疆部队来扬中征兵,有人想到部队驻地偏远、艰苦,担心完不成征集任务。但结果出人意料:万福村10多名青年主动报名。
传好接力棒,支书送儿郎
“八任支书一条心,矢志接力送儿郎。”自第一部《兵役法》颁布实施以来,万福村先后有8任党支部书记送亲人参军,支书抓征兵工作,犹如传递接力棒,任任相传。
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支书施贤友,先后将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送到了部队。他家的“光荣之家”的牌匾常换常新。1986年,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7位扬中籍战士为国捐躯。人们在为他们骄傲的同时,征兵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一年,第六任支书黄克华的独生子黄振鹏高中毕业,黄克华做通了妻子的工作,把儿子送到了部队。
现任支书祝海,当年就是“万福兵”。1980年,就在祝海所在的部队接到开赴边境的命令时,他的爷爷离开了人世。家人怕他牵挂,没告诉他。一个月后,下了火线的祝海获准回家探亲。他带着爷爷最喜欢喝的竹叶青酒,连夜赶回扬中。然而,一进家门,看到的却是爷爷的遗像,泣不成声的他当即昏了过去。
倾情育英才,情系军中人
改革开放后,万福村逐渐富起来,但他们不忘国防建设,始终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村党员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纳入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7年来,他们长期坚持在村广播站开辟国防教育节目,长年对村民开展国防教育。党支部、村委会还制订了《万福村国防教育常年计划》,编印了《国防教育》读本,规定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为“国防教育宣传日”。村里国防教育每年都同其他各项工作统一考评、统一奖励。每年建军节、国庆节及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村里都要组织有关国防教育内容的座谈会,走访复转老军人,营造国防教育的浓厚氛围。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万福村就成立了以党团员和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助耕服务队,主动帮助烈军属排忧解难。村里优先给烈军属发放困难补助金、农用物资;每逢春节,村干部都要给烈军属拜年。多年来,村里再困难,义务兵优待金总是按时兑现,做到“一户不漏,一天不拖,一分不少”。村子离集镇较远,为解决烈军属、伤残退伍军人看病难的问题,村卫生所挂牌为他们服务,并免收挂号费、出诊费,还不定期为伤残退伍军人上门服务。军属徐金章说:“建房、看病、农忙,遇到难事,村里想得比我们自己还周到。儿子服役安心,我在家里开心。”退伍军人胡浩回乡后没有住房,村里腾出办公室给他住,后来又为他解决了宅基地,帮助他建起了楼房。村里还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多方联系退伍军人就业渠道,并为8位退伍军人牵线搭桥组成了家庭。
(据新华社南京1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