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巴以停火障碍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8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巴以停火障碍多
  《光明日报》驻以色列记者 徐启生
  最近,巴以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巴勒斯坦激进组织连续制造多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导致众多以色列平民伤亡和以军的大规模报复。巴激进组织“哈马斯”最近发表声明称:“将运用一切手段向所有以色列目标和犹太人发动全面的战争。”
  “9·11”事件前后,沙龙政府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更趋强硬。其主要目的是借助美国发动国际反恐之机,打击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削弱巴解组织的力量和阿拉法特的地位,或由新人取而代之,使以在谈判桌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为此,沙龙政府将阿拉法特从一个谈判对手变为打击目标。在策略上采取了挤压阿拉法特,迫其镇压巴勒斯坦内部的激进组织。“9·11”事件后,以色列当局宣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实体”,要求美国将其列入国际反恐打击名单。以色列当局已在拉马拉将阿拉法特围困长达两月之久,旨在切断他与国际社会的一切联系。
  对巴勒斯坦激进组织进行的反以自杀性袭击行动,尤其是袭击以平民的恐怖活动,巴民族权力机构一直持反对态度。阿拉法特坚持通过对话与谈判来解决巴以冲突。他要求全体巴民众清醒地认清当前的地区和国际形势,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他称,这是巴勒斯坦事业赖以生存的坚强基础。为寻求与以实现停火,阿拉法特在去年12月16日下令巴解各派组织立即、全面、彻底地停止袭击以色列目标,要求各派组织遵守巴解组织和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各项实现停火的决定和承诺,以免为以政府对巴的军事打击提供借口而危害巴民族最高利益。与此同时,巴民族权力机构为实现停火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缔部分“恐怖组织”办公机构,逮捕了参与策划袭击以色列平民恐怖活动的激进组织成员。阿拉法特强调,巴民族权力机构谋求的只是依照联合国有关决议,公正、平等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巴不会提出任何无法实现的要求,也不会威胁以色列的生存。
  以色列国内不同政治派别在停止暴力冲突,恢复和平谈判问题上的立场不尽相同。以外长佩雷斯为代表的左翼人士主张,以色列不能只依赖军事行动来取得停火,必须与巴方举行政治会谈。尽管巴以冲突不断,但佩雷斯一直保持与巴方官员的接触。佩雷斯主张巴以政治谈判必须建立在以下四项原则基础上:1.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A、B区建立巴勒斯坦国;2.巴以就其它地区的土地和边界问题进行谈判;3.暂缓解决耶路撒冷和难民回归问题;4.在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的基础上进行谈判。他建议,在巴暴力活动减少的情况下,即可实施《特尼特方案》。
  新当选的以工党主席,国防部长本·埃利泽近期提出关于实现巴以停火及恢复和谈的方案。此方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加沙先行”模式;即在巴安全机构保持加沙地区的安宁和反对恐怖活动取得进展后,以军将先从加沙撤至2000年9月28日前的界线。第二阶段,在约旦河西岸地区推行上述模式;第三阶段,以巴双方再逐步实施《米切尔报告》和《特尼特方案》。埃利泽主张,巴以应先实现一些具体的“小目标”,但不必确定具体的时间表。在“小目标”得到实施后,再往前走。埃利泽在其方案中没有提及沙龙总理坚持的停火所需的7天“绝对平静期”。埃利泽试图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要比沙龙左一些但又不太左。此间评论家认为,埃利泽的方案能否可行,还须经过三个考验:1.它是否对以色列的安全有益;2.它是否能够实施;3.它是否能获得以公众和政界的认可。
  此间有分析认为,沙龙总理代表着以右翼党派的强硬路线,反对以巴之间业已达成的和平协议。去年11月初,沙龙就明确地表示,签订奥斯陆协议是“以色列人最具悲剧性的一个错误”。沙龙执政后试图改变以巴和谈轨道,要按照其本人的意图另辟和平进程。沙龙认为与阿拉法特已难以达成有利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沙龙一再坚持,执行“米切尔报告”的前提是实现巴以全面停火,保持7天的“绝对平静期”,称这是多次让步的结果,再也不能更改。同时,沙龙坚持阿拉法特必须逮捕巴“恐怖分子”,铲除巴激进组织基地,缉拿杀害以旅游部长泽维的凶手,否则阿拉法特不得离开其在拉马拉的寓所。沙龙的“两个坚持”已成为目前巴以实现停火、恢复和谈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以媒体透露,以军方人士表示,实践证明通过军事手段并不能解决恐怖活动的问题。
  广大的以色列民众企盼巴以早日实现停火,结束流血冲突。但由于在以境内接二连三发生的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不少无辜平民丧生,民众的立场明显右转。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对巴民族权力机构和阿拉法特失去信任,觉得和平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80%的民众对沙龙政府的现行强硬政策感到满意;90%的民众支持政府对巴激进组织自杀性袭击进行报复;89%的民众不相信阿拉法特有诚意停止暴力冲突;89%的民众不同意让阿拉法特离开拉马拉。甚至有一些“左翼”人士也开始对阿拉法特失去信心。所有这些都是巴以和平前景的不祥之兆。(附图片)
  1月19日,以军轰炸了巴勒斯坦之声电视台。图为该台职员在轰炸前收拾办公室东西准备离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