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田野上的增收工程——山东省即墨市农村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7
第4版(要闻)
专栏:

  田野上的增收工程
  ——山东省即墨市农村见闻
  本报记者 宋学春
  冬至时节,记者到山东省即墨市农村采访。无论是在冬暖大棚,院落的猪圈鸡舍,还是在沿海滩涂,山区的养殖场,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好大一幅农民增收的风景画。
  修路建园夯基础
  即墨市东部沿海山区有180多公里的海岸线,以前从未开发。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要掘开这个“银窝子”。2000年,市里先后投资7000万元修建了30公里的环海公路,投资430万元建设了渔港码头,2001年又投资6600万元拓宽了温泉到田横岛45公里长的大田路。
  道路开通了,码头建好了,投资商们蜂拥而至。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在王村镇建起了种猪场。据介绍,从防疫、饲料供应到商品猪出售,公司实行一条龙服务。
  “路修好了,我们才敢建海水鱼养殖示范园,还把外商吸引来了。”丰城镇党委书记姜正军说。挪威庞氏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要在示范园里建大菱鲆养殖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8000平方米养殖场已经完工。
  即墨市还投资9050万元,在移风店镇建起占地350亩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带动周围20多个村庄数千户农民进入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大棚种菜、养花、养鱼、养鸡……品种繁多,红红火火。镇党委书记乔宪君说:“农民们尝到了园区拉动的甜头。”
  进村入户解忧愁
  开始进行结构调整时,许多农民持观望态度。即墨市委、市政府派出210名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队员,带着资金、技术、信息进村入户,解农家忧,排农家难。26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工作组。七级镇小庄村原来仅靠种植传统作物,农民增收步伐较缓。工作组发动群众上大棚,种蔬菜。他们请来专家勘探,钻了两眼机井,又买了一眼水源丰富的井,安装自动供水压力罐,将水送到大棚内,同时聘请技术员,指导群众种菜。这个村的18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种植的黄瓜由于品质好,每个大棚每天都收入上百元。群众高兴地说,俺们致富多亏了工作组。
  为了解决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缺少资金的问题,这个市的80多个市直部门去年以来将节约的1300多万元,帮助农民上大棚、建鸡舍、抓猪崽、购良种。即墨市金融部门推出“农户贷款证”,开通农民贷款绿色通道,已发放支农贷款11.4亿元。
  为了开通销售渠道,市里投资建起了蔬菜、生猪等批发市场。移风店镇蔬菜批发市场日均调出蔬菜200吨,大量加工蔬菜销往东南沿海城市。
  培训转移大合唱
  谈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即墨市委书记张洪训说:“没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几人挤在一两亩地上,难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增收和富裕。”
  建好载体找出路。市里实施园区带动战略,高起点规划建设了5处市级工业园区,9处镇级工业园,6个企业自办园,形成了纺织服装、电器机械、制鞋、食品、生物和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去年以来,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37个。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7处专业批发市场、135处集贸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带动了童装、衬衫、西装、针织内衣等130多个行业。目前,全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
  记者在七级镇采访时,镇长彭川松递给记者厚厚的一本《农业培训班花名册》,仅2001年12月份就培训500人,其内容有蔬菜、畜牧等。培训期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全部免费。小庄村农民贺爱珍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培训,她学会了嫁接技术,种好了大棚蔬菜,还带着七八个姊妹到外村当过师傅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