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破产效应”震惊美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1
第7版(国际·教科文)
专栏:经济札记

  “破产效应”震惊美国
王如君
  最近,“破产效应”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极大震荡。去年10月中,品牌企业宝丽莱申请破产保护;12月初,美国十大公司之一的安然轰然倒下;今年1月22日,零售业巨商凯玛特告衰;28日,环球电讯也接着传来恶讯。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内,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巨型企业一个个成了“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安然和环球电讯分别创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和第四大破产纪录。动辄就是上百亿、数百亿美元血本无归,实在让美国人心惊肉跳,同时也引起了企业界的沉痛反思。
  尽管这些巨型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大致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其一,急功近利,追求“一夜暴富”,结果成为“科技泡沫”的牺牲品。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强劲增长,股市扶摇直上,许许多多的科技公司一路腾飞,不少企业家似乎忘记了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都想一下子成为富可敌国的“业界霸王”。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疲软和走入衰退,巨大的“科技泡沫”吹破了,中小型公司倒了一大片,闻名遐迩的巨型公司也难逃厄运。安然在15年之内成为雄踞世界的第一大能源交易商,而两个月内就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分析家称其成功和败落都是“互联网速度”。环球电讯成立仅仅5年就成为美国电信业的巨头,曾被认为是“以光速致富”的新经济典型代表,而衰败起来“同样也是光的速度”。
  其二,决策失误,举债过多,导致“一着失算,全盘皆输”。如果说安然、环球电讯比较典型,它们押的是“科技注”,靠的是“炒未来”而成为暴发户,如今遇到经济困难时期,肯定会出问题,其大起大落似乎在情理之中。那么宝丽莱、凯玛特则是属于美国企业界的名牌老店,前者有64年的历史,后者更是辛苦经营了105年。其败落的惨痛教训,在于两家领路人“不可饶恕的决策错误”:宝丽莱1991年曾因官司胜诉得到巨额赔款,公司决策者不是利用这笔资金还债和开发新产品,以向数码相机时代进军,而是继续举债,盲目吃它的一次成相“老本”;凯玛特也是一样,在美国零售业竞争日趋剧烈的环境下,不是保持自己特色吸引顾客,而是大行举债,同“实力最强、价格最低”的世界第一零售商沃尔玛大打价格战,结果一败涂地。
  其三,不遵守积累经营的规律,未料知美国“经济气候”骤变,抵御风险准备不足,走上破产之途。前几年,美国经济一帆风顺,“新经济型”的安然、环球电讯极受华尔街股市的追捧,即使犯下大错,也可蒙混过关。“老字号”的宝丽莱、凯玛特盲目冒进也没有遇到风险。但随着总体经济衰退,市场需求趋低,公司赢利无望,不仅债权人上门讨债,股市上又遭股民无情抛弃,渡过难关根本就是非分之想。
  值得注意的是,安然、环球电讯破产还牵扯出美国政治捐款、审计制度等问题。特别是安然破产案目前是越闹越大,该公司前副董事长日前饮弹自杀、国会总审计署又威胁要将布什政府告上法庭。如今国会针对安然破产案的听证会已经开始,分析家认为,有关安然案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媒体关注。如果破产巨案再加上政界内幕,引起美国社会震荡将会更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