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谁来为冰雪运动喝彩——盐湖城随笔之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6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采风盐湖城

  谁来为冰雪运动喝彩
  ——盐湖城随笔之五
  本报记者 李仁臣
  中韩之争,是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比赛的焦点。所以,昨晚到速滑馆看比赛的中国人特别多,大家多么希望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首先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也就是说在大杨扬与小杨阳的身上实现。结果,大杨扬直到最后两圈才找到感觉,为时已晚;小杨阳急于超越,在弯道上摔倒,金牌被韩国不满16岁的小将高基玄拿去。
  遗憾是难免的,但不能止于遗憾。赛后,中国代表团有关人员马上开会,直到午夜1点。今天上午,袁伟民团长等领导把大杨扬、小杨阳和另外两名运动员找来,说明不是开会,是以一个老运动员的身份,和她们促膝谈心。知道她们自我要求高,压力大,心里急,就是想让她们放下思想包袱——不是嘴上说放下了,而是从内心深处真正把思想包袱放下来,帮助她们缓解压力,希望杨扬还是原来的那个杨扬。
  4个姑娘是带着微笑走出团部的,她们接下来还要去冲击其他的短道速滑项目。这次到盐湖城,深感采访冬奥会比采访夏季奥运会艰难得多,赛场分散在四野,风雪严寒自不待说,穿着一身臃肿的冬装,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爬山,真是举步维艰。而运动员的艰苦,更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无法比拟的。昨天一大早,赶到山里去看跳台滑雪,发现有个志愿者翘起的胡子上竟然冻了冰,路上的小石子也都裹着一层冰。放眼远山近谷,只见车如潮,人似海,那么多人像过节一样,买了票来看比赛,可见冰雪项目的魅力。他们是专程来为冰雪勇士喝彩的。
  投身冰雪项目,就要下定决心常年和风雪严寒打交道,就要隐身深山老林,不畏艰险,耐得寂寞。需要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汗水,甚至还会有更多的牺牲。中国冰坛宿将叶乔波在现场眼看着金牌被韩国小将夺走,急得哭了。这泪水包含多少对大杨扬的理解,又包含多少深沉的期待。
  就在韩国小将夺得金牌的同一个夜晚,同在一个赛场上,同样有实力夺金牌的韩国男选手,在5000米接力赛中,一名队员意外受伤,被救护车推出场外,把永远的遗憾留在了冰场。冰雪项目就是如此艰苦,如此悲壮。但这些项目确实好看,险绝之处有大美。因此,它需要鼓励,需要支持,需要有人为之喝彩。
  在我国,冰雪项目还不普及,有条件开展这些项目的地方不多,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也不多。以女子冰球运动来说,我们只有一支哈尔滨女子冰球队,而美国光注册的女子冰球运动员就有3万多,这或许能够说明为什么中美女冰之战会打成1∶12。我们的冰雪项目尚处在发展阶段,有些刚起步,有些有希望,但差距是明显的。在冲击世界高水平的过程中,有些闪失,受些挫折,走点弯路,也不难理解。关键是要有志气,有勇气,矢志不渝,奋力攀登。谁来为我国的冰雪运动喝彩?是你,是我,是我们大家!(本报盐湖城2月1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