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得到的不仅是一枚金牌——盐湖城随笔之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8
第3版(体育·国际)
专栏:采风盐湖城

  得到的不仅是一枚金牌——盐湖城随笔之六
本报记者 李仁臣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今晚,大杨扬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冠军,结束了冬奥会金牌与我无缘的历史,五星红旗升得最高,让每个在场的中国人脸上都焕发着情不自禁的喜悦。
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枚金牌,无论对谁都太重要了。全国人民期待着它,这是新春伊始最好的礼物;征战盐湖城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期待着它,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当地华人华侨期待着它,这让他们扬眉吐气。
比赛前,我们到大盐湖边上的一家中餐馆用餐,这家自助餐小店的老板娘很有个性,别人逗她:你们中国拿了几块金牌?她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五块!这确实是一种期待,能不能得到这枚金牌,已变成一种象征,一种能力和尊严的象征。
杨扬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了回答这份期待的重任。到盐湖城来,她哪一天不在想拿这枚金牌,哪一天不在提醒自己不要让国人失望。盼至深,求之切,结果想过了头,变成了思想包袱。高水平的比赛,最怕运动员背着思想包袱上场。这就是为什么在1500米比赛中,杨扬名落孙山的“病根”。
今天的杨扬,一上场就冲,与前天判若两人。首先开始的3000米接力预赛,中国姑娘气势若虹,拿下小组第一,顺利进入决赛。500米小组赛和决赛,杨扬都是动若脱兔,一路领先。前天的“假杨扬”何以又变成了今日的“真杨扬”?起关键作用的,是日前那次拨动心弦的谈心。曾是沙场老将的袁伟民、李富荣,用过来人的切身体会,平抚她们焦躁的心绪,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挖掉内心深处“想赢怕输”的“病根”。想赢,想到了不能输的地步,把自己预先摆在了冠军的位置上,那怎么能找到“冲”和“拼”的感觉!正如大杨扬含着泪剖析思想时说的:“欲望太强,面子太重,就放不开。”(本报盐湖城2月16日电)(附图片)
上图:杨扬(左一)在比赛中拼搏。 新华社记者 罗更前摄
右图:杨扬(左)、王春露手持五星红旗绕场一周。
下图:杨扬情不自禁地与教练拥抱。 本报记者 李仁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