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书记新春查禁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9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书记新春查禁牧
本报记者 刘亮明
正月初三,内蒙古达拉特旗的村村镇镇洋溢着浓浓的年香,辛劳一年的乡亲们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之中。旗委书记李存梓放心不下禁牧工作,一大早便悄悄深入到村镇检查。他说,去年,达旗实行禁牧圈养,生态和农牧民增收效果都很明显。但老乡们祖祖辈辈都牧放惯了,有的人思想还转不过弯儿来,春节期间最容易松懈,必须加强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
在白泥井镇西白泥井村,发现一群羊牧放在村前的草地上,李存梓走上前和79岁的放羊老人郭掌财攀谈起来。当了解到老人对禁牧还有“疙瘩”时,李存梓给老人耐心地算了一笔账:老人一家5口人,养着70多只羊。如果通过青贮、微贮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饲草问题可以基本解决,羊可以四季出栏,肉和绒的产量可以翻番。按照50%的出栏率计算,再加上出售毛绒的钱,就能有近万元的收入。“不是旗里和老百姓过不去,而是希望大家能尽快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既保护生态,又多赚钱。”书记的话语重心长,郭老汉感动地说:“书记一个心眼儿为咱好,过大年还不歇着。我老汉一定要和娃们把禁牧的事办好。请书记放心。”
傍晚时分,在榆林子乡张四营子村,58岁的尚挨祥正给吴林帮忙,为满圈的绒山羊添草。当李存梓问到对禁牧圈养的看法时,尚挨祥深有感触地说,禁牧圈养好处太多了,省草料,羊羔成活率几乎100%,一年四季,羊拉出去就可以卖好价钱。老吴去年投入30多万元,建了永久性棚圈,购买200只绒山羊,今年还准备再养50头奶牛。“如果把握好机会,用不了两年就能把成本赚回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