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9
第9版(理论)
专栏:

  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深
  郝建生
  群众观念淡化、群众感情淡薄,是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历经八十年风雨而不衰,靠的就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基础、最根本的是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这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当前,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从党成立之初直至今天,我们党始终高扬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也是我们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党员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意愿,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态度作为试金石,群众拥护的,再苦再累也要做好;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一点也不能做。
  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是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有丝毫以权谋私的杂念。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曾涌现出一大批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他们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信赖。但是,也确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拿人民赋予的权力去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败坏了党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思常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想正确,才能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改革的发端,到乡镇企业的崛起,都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遇事多同群众商量。实践证明,只有增强对群众的感情,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把各项工作顺利推向前进。
  时刻关心群众疾苦。古人云: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到生产就业,小到柴米油盐,都要时刻挂在心上,想方设法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多想些群众冷暖,少想点个人“政绩”;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点“锦上添花”。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办的实事、好事越多,人民群众就越欢迎,心就与党贴得越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