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从量的积累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9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从量的积累开始
  张研农
  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表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对于我们的各级干部来说,这是一个常识。
  常识问题往往不寻常。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中,运用这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指导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改进,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说干部工作作风。应当看到,大多数担负一定领导工作的干部,怀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满腔热情,怀着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都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并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复杂的工作、落后的面貌、被动的局面,往往想着“一次性解决”、“根本上扭转”、“彻底地改造”……结果常常操之过急,欲速不达,事与愿违。有的目标定得很宏伟,具体措施跟不上,又变成了叫得凶、抓得松,决心大、办法少,用美好的蓝图代替切实的行动、用战略性口号处理战术性问题。结果越讲越空,越干越背。
  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认识上和工作中违背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任何事物的质都是一定量的质,质中有量;任何事物的量都是一定质的量,量中有质。工作的新局面,单位的新面貌,这种质的进步,都需要量的积累,都是量的积累的结果。量的积累,往往表现为缓慢的、渐进的、不显著的。但只要不间断地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的变化。惊喜的一跃就产生于坚持不懈、扎实苦干的努力之中。对于一个单位的面貌来说,一个大变样始于数个小变化,数个小变化才铸成大变样。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来说,一个大问题的解决始于数个小问题的解决,数个小问题的解决才成就大问题的解决。量的积累,一时看上去也许不那么起眼,不那么显赫,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才有辉煌,才有成功。这说明,坚持抓具体、具体抓,坚持抓深入、深入抓,对改进工作作风是多么重要。邓小平有一句名言:“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这是唯物辩证法特别是质量互变规律在工作作风中的生动体现,应当成为转变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指针。
  不是知难而进而是遇难而退,不是持续做功而是抓抓停停,不是只争朝夕而是慢慢腾腾,这也是在干部工作作风中违背质量互变规律的表现。行百里者半九十,攻坚贵在不畏难。量的积累不等于可以慢慢来,也不是可以不费力。量的积累是一个艰巨的不懈奋斗的过程,是一个扎实的刻苦实践的过程,需要着眼长远,入手细微,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用质量互变规律看干部的生活作风,同样可以获得重要启示。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不是自发生成的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干部的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需要一点一滴培养,需要日复一日锤炼,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一个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也往往是从“小事”上被撕开口子,逐渐蔓延开来,直至全线崩溃,小错变成大罪。既然一切事物皆由微小积累起来而成为巨大,那么在生活作风上,尤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由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的道理。
  在一定意义上,工作作风是对干部做事的要求,生活作风是对干部做人的要求。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去浮戒躁,埋头苦干,从微小的、艰苦的、不断的量的积累开始,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才能达到新的水平、通向新的境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