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绕过误区的抚仙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绕过误区的抚仙湖
  汪波 李舒
  云南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等九大高原湖泊,是中国西南地区淡水湖最多的省份。但目前滇池、杞麓湖、异龙湖等三湖已被严重污染,水质低于5类标准。近10年来,云南省仅为治理滇池污染先后投入了超过50亿元的巨资,但收效甚微。
  位于澄江县的抚仙湖蓄水量为189亿立方米,占云南全省淡水总量的63%,目前总体水质仍保持1类。多年来,玉溪市积极治理这个高原湖泊,以避免重蹈滇池的覆辙……
  痛下决心搞拆迁
  80年代以前,抚仙湖沿岸
  全是细石沙滩,没有房屋。进入90年代,旅游业迅速崛起,大量企业和行政单位在湖边投资兴建宾馆饭店和度假村,有的甚至直接建在水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沿湖村民和旅游企业的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入湖中,抚仙湖水质急剧下降。水体的能见度由8.7米下降到4.1米,并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继续恶化,部分地区水质降至3类。抚仙湖巨大的蓄水量和157米的水深使其置换一次水体需要176年,一旦污染几乎无法治理。
  2000年底,玉溪市把抚仙湖的综合整治列入工作日程。市委书记带队3次亲临现场调研,并聘请欧洲旅游研究所的专家对湖区旅游建设进行规划,确定34个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每年安排经费近亿元,完成重点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沿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为配合规划实施,对湖边污染严重的村落和违章建筑,坚决拆除;对规模较小、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的宾馆饭店,禁止营业;对达不到排污标准的旅游企业,勒令其停业整顿。据此,抚仙湖沿岸需要拆迁的农户近3000户,大小宾馆酒店40余家,个体私营饭店近70家。
  拆迁工作从去年初开始。涉及搬迁的县区各部门、村委会成立了工作队,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得到沿湖群众的积极配合。不少企业自觉停业整顿,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站,有的甚至转项经营或全部搬迁。目前已拆迁农户337户,清理整顿旅游企业33家,关闭停业企业4家,拆除沿岸违章、临时建筑百余处,有效控制了直接污染源。
  三大措施堵污染
  清理拆除沿湖的点源污染,只是迈出了湖泊治理的第一步。要保证抚仙湖水常绿常清,玉溪市采取了三大措施,实施了9项工程,从源头上彻底堵住了污染。
  1997年至今,玉溪市在抚仙湖流域的澄江、江川、华宁3县投资近亿元,先后建设了3座万吨级污水处理厂、2个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场,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风景度假区进行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沿湖垃圾由环保局收集清运统一处理,拆除了环湖的露天小厕所,新建了数十个自然沉降的环保公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活污染。
  在湖边山地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江川县县级机关干部每人捐款200元,建立“绿色基金”,分部门承包荒山,做到“包栽、包管、包活”。澄江县拨出造林专款,使2000亩荒山披上绿装。玉溪市预计,5年后抚仙湖沿岸的24万亩荒山可望全部恢复为森林。
  全面启动抚仙湖小流域治理工程,在4条主要入湖河口,先清淤,并按环保和水利建设规划建筑了5座拦沙坝,减少入湖泥沙量。鼓励沿湖地区种植无公害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华宁县海关、海镜两村建设1000口沼气池,使有机垃圾和废物经沼气处理、生物滤池厌氧处理、碎石床过滤和水生植物降解后再排入湖中。
  合理开发致富路
  如何解决抚仙湖沿岸10余万农民的生活出路,是综合整治能否达到最终目标的关键。玉溪市对拆迁户和个私经营场所分别作了统一安置和长远规划。在搬迁户较为集中的新河口片区和禄充风景区,澄江县政府统一规划用地,建盖了“三通一平”、四层地基的新房,用于安置拆迁农民。房屋按照商住合一的标准,由财政拨款建盖一楼,村民可自行加盖2至4层,用于餐饮业和旅馆的经营。新建的房屋统一安装了污水管道和垃圾回收站,严格禁止污染。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迁入新居,有的正忙于加盖2楼。统一建盖餐饮市场,动员被关闭的私营饭店到新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目前,新市场投入使用,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
  在拆迁之后的湖边空地上,玉溪市计划投入上千万元用于绿化和水生植物的栽培,恢复湖滨带并进行湿地建设,营造优良的旅游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他们还在两个拆迁点规划了“禄充食府一条街”和“无公害农业生态园”,准备发展“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广泛参与到旅游接待中。
  谈起抚仙湖旅游开发的前景,玉溪市委书记李江信心百倍: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康体度假旅游示范区,带动沿岸农民致富奔小康。抚仙湖作为云南省21世纪向世界推出的两大旅游精品之一,正逐渐被世人了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