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毕升故里”送教忙——湖北英山县为山区病残儿童送课上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0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毕升故里”送教忙
  ——湖北英山县为山区病残儿童送课上门纪实
  胡映球 邹森
  早就听说“毕升故里”湖北省英山县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先进县,近日又欣闻该县从2000年起,坚持给山区病残儿童送教上门的感人事迹。
  病残孩子的渴望
  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这里山高路陡,群众居住分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这个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健康孩子每天翻山越岭去上学已非常不容易,对于有残疾或患重病的孩子来说,想上学读书就更加困难。
  县长聂利军介绍说:“1999年10月中旬,我们在进村入户调查科技扶贫工作时,有10多个病残孩子紧紧拉住我的手哭着说,我们吃差点、穿破点都不要紧,只要能帮助我们上学读书,就是最大的恩人。”他们的话,字字句句重重地敲打着聂利军的心。回城后,他们和县教委一起,立即组织110多名年纪轻、身体好、素质高的教师,由各村基干民兵协助,分片包干,签订责任状,从2000年起,坚持给这些病残孩子上门送课,力争做到一个不漏。
  送课老师的艰辛
  英山县共有311个行政村,仅6—12岁患有各种残疾而无法上学读书的孩子就有793人,另外还有一些临时患重病在家的孩子。给这些孩子上门送课,困难非常多:一是送课老师每天要翻山越岭数十里,体力消耗大,授课任务重。二是给患有聋、哑、盲等残疾孩子授课十分吃力。三是不少孩子的家庭穷得连书本和纸笔都买不起,更谈不上交学费了。老师们不但要给这些病残孩子上门送课,而且还要给他们送书送笔,甚至送钱送粮。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这些送课老师和基干民兵,共行程30多万公里,在黑夜和风雨天摔伤370多次,给病残孩子送书送笔送钱送粮送衣共计23万多元。
  意料之外的收获
  通过坚持上门送课,不但圆了这么多病残孩子的上学梦,而且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英山县委书记吴义煌激动地说:“一是增强了这些孩子的生活勇气和学习信心;二是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民兵;三是增进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热爱;四是使我们加深了对‘义务教育’4个字的理解,加大了对教育工作的投入。”
  农民们说:这不仅仅是上门送课,而是送来了党对老区百姓和病残孩子的温暖。英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表示,今后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才对得起老区群众和这些病残孩子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