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邵景均
行使权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方式。如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领导干部解决好执政为民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总书记的讲话深刻精辟,应认真学习领会。
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讲权力观,首先要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和来源。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夺取政权,革命胜利以后则要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各项权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领导干部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和安宁服务,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一代一代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同时要始终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对权力的监督。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权力观的重要内容。
如何对待个人利益,是对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严峻考验。领导干部也有家属亲友,有一己一家的私事要办。作为父母,他们也要为子女的工作和生活考虑。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干部办事,只能在法律、纪律、政策规定的范围之内,按照规定和程序去办,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在私下里搞交易,“你帮我办这件事,我帮你办那件事。”当年,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没有工作,在家里发愁。县里有些同志建议焦裕禄给孩子“找个好工作”。焦裕禄严肃地拒绝了这些建议。他说:“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为什么焦裕禄不用县委书记的权力和影响为子女找个好工作?最根本的,是他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到权力要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干部的本分,也是对家人的真正关心和爱护。焦守凤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成长为一个好工人、好干部。
权力的基本属性是“公”,来自于公众,服务于公众。领导干部只有始终运用权力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近看到一份材料,某县几位领导干部因腐败被查处后,人们发现,在他们已就业的子女中,没有一个在农村务农、在企业当工人,也没有一个在“清水衙门”工作,全部在管人、管钱和很有实惠的机关里当干部,或者办企业、当老板。这些干部子女特别优秀吗?非但不是,而且有的还是德才俱劣的人。他们的差事都是靠父母的权力谋到的。这些干部这样滥用权力,极大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最终也使他们自己身败名裂。《尚书·周官》说:“以公灭私,民允其怀。”意思是说,为官用权力谋公利而不谋私利,百姓就会信任并拥护。如果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权力千方百计谋求私利,那就背离了权力的“公”的属性,这样的人就没有资格当领导干部。我们要牢记江泽民同志的教诲,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