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叶乔波指出中国速滑存在技术“软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0
第8版(体育)
专栏:

  叶乔波指出中国速滑存在技术“软肋”
  据新华社盐湖城2月18日电(记者刘广)虽然已告别冰场多年,但是看完中国队在盐湖城冬奥会女子速滑1000米的比赛后,前速滑名将叶乔波心里不是个滋味。
  “不知为何,看了后心里挺难受,”她对记者说道。
  在昨天进行的这项比赛中,中国队4名选手都未能进入前20名;而获得冠军的美国人威蒂在叶乔波当运动员时就参加比赛,当时她还很不起眼,如今她已经成为冬奥会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叶乔波说,从赛场上队员的表现看,她的一个直觉是,包括几名在国内已算是最优秀的队员,技术动作都不够有效和精雕细刻,滑行的力量不够集中,动作不够规范。即使是与日本运动员相比,中国选手的身体条件虽占优势,但是在技术上却不如他人。
  叶乔波是速滑界90年代初的名将,曾为中国在冬奥会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但在她退役后,中国速滑逐渐陷入低迷。叶乔波认为,中国速滑还是在新老人员衔接上没做好,对年轻选手的培养不够,应该多放手让年轻选手到国外去锻炼,多参加世界杯赛这样的比赛,从而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同时,中国速滑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应改变长周期训练为短周期训练,周期短了有利于运动员的状态及时调整等等。另外,与外界的交流还应该加强,“走出去”和“请进来”双管齐下。
  但她认为,提高成绩最终还是要靠运动员自己,运动员要有一种敬业精神。过去她做运动员时,能出国比赛或交流都非常骄傲,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这种机会非常难得,因此她们特别珍惜,也从中受益匪浅。仅靠教练是不够的,教练更多的是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