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春满园 喜盈门——看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19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春满园 喜盈门
——看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
赵国政
  2002年是农历马年。民谚说:“牛马年好耕田”,马年历来被视为吉祥丰收的年景。在举国上下欢庆马年到来的时候,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张继刚导演的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东方风来春满园”,以新颖的面貌、多彩的形式、宏大的气派,加上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郁钧剑、黄宏、王宏伟、谭晶、冯瑞丽、陈小涛、邱辉、谷亮亮等艺术家组成的演出阵容,形成了一台别具风格的艺术表演。整台晚会不分板块,总共14个节日,容纳了歌曲、独唱、舞蹈、杂技、小品、音乐短剧以及独辟蹊径的京韵鼓歌。它们如零珠碎玉闪闪发光,串连起来便可凸现出这样几个特点:时代的风貌、爱国的情怀、英雄的气质。这可以说是歌舞晚会中又一次成功的制作。
  大幕拉开的第一个节目民族歌舞《中华喜盈门》,便为整个晚会的面貌及走势奠定了基调——无数身着朝鲜民族服装的女孩的击鼓,无数蒙族姑娘的绰约舞韵,无数青年士兵的英俊风姿,和谐美妙而又错落有致地统一在一个偌大的舞台空间——铿锵的节奏,有如万马出栏骏骑横扫;跌宕的舞影,如春潮泛起浪涛无边,恰似一幅亿万军民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奋发腾飞,一往无前的时代风流图。紧接其后的音乐短剧《青年军官们》为历年双拥晚会所未有,是将音乐剧这种世界风行的艺术形式微型化,集歌、舞、剧三美合一,描绘了刚刚离开军校,即将登上高科技战争这方大有用武之地的青年军官们,是怎样的热血豪迈,是怎样的英姿勃发。使他们那种立志为建设强大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卓越才智的精神面貌,深深地烙印在观众心上。
  如果说舞蹈艺术在《中华喜盈门》、《青年军官们》中已经表现出独特的形体功能,那么,由舞蹈家李广德编舞、在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上荣获大奖的《边关明月》就愈加显示出舞蹈艺术中令人倾倒的形体魅力。它透过演员修长的身材,刚柔相济的舞姿,出类拔萃的技艺,将戍守边关的士兵形象塑造得高大而有情。在叙事方法上,时而细描细画,时而重彩泼墨,将士兵们的英雄主义精神与祖国与母亲与大地与人民骨血相融地凝为一体。让我们看到,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去了黑夜迎黎明,送走了太阳又伴月亮,才为祖国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晚会中的杂技也令人大开眼界,无论是《球杆·腾飞》,还是《塞上新绿》,都说明杂技不再仅仅是惊险绝奇的技巧表现,而可以成为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既让你看到不畏艰险的军人风貌,又让你看到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话题在杂技艺术上的精彩反映。
  为晚会压轴的京韵鼓歌《日破云涛万里红》,形式上别开生面,内容上为晚会画龙点睛。彭丽媛京腔京味的独唱,在合唱、鼓乐、舞蹈的交相辉映中,通过鲜明对照,道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个结尾还与开头的《中华喜盈门》相呼应,突出了军旅特点,强化了民族特色,营造出浓浓的中国特有的节日氛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