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互相监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0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今日特约

  互相监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许嘉璐
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我国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责。谈中国民主党派的监督,就不能不说说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人们熟知的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对这种关系最形象、最概括的说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说明各个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目标一致,都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为中华民族、为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除了全国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私利。这是我们之间互相监督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民主党派是政党,所以我们的监督是政治上的监督,不同于行政的、法律的、社会的和舆论的监督;因为目标一致,“立党”不是为了推翻现有领导力量自己上台,因而监督不是攻击,不是把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
  政治上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的决定方面。这种监督往往在各个级别和一定范围里进行;监督的过程也就是决策形成的过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向社会公布。监督的成绩集中表现在最后的结果中。多年来,不但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和民主党派进行了无数次协商,听取民主党派的批评和建议,而且地方上的各级党和政府也无不这样做。这就保证了决策更为科学,减少了失误。例如三峡工程、西部开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惩治腐败问题,都是如此。因此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自然密不可分。事实上,民主监督常常与参政议政是同一过程。所“参”的“议”的,有很多也就是对现实情况的批评建议。
  多年来,中共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互相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她的任何一项决策是否正确,都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兴衰。共产党的本事再大,也有自己看不到、照顾不到的地方。这就像医生,技术再高,如果背上长了疮也需要别人来治。我在自己十多年参政议政过程中深深感觉到,中共中央时时以诚挚之心希望我们做“诤友”,对各个方面的决策和工作提出意见。所谓“诤友”,就是能够直言、能够争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朋友。有一个情况是许多人并不了解的:中国共产党不但希望民主党派对国家的重大决策和事项进行监督,而且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有些重大事项,例如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人事问题,也经常在决定前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在当今世界上,能够这样做的执政党恐怕“只此一家”了。这也正是中国政党关系的特点和优点。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当然不是说民主党派就不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了,如果我们有了不足和疏漏,同样要接受共产党的监督。执政党需要监督,非执政党也不可能例外。这才是“荣辱与共”。
  除了政治决策方面的监督,民主党派对政府的经常性工作也实行监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中,或平时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对各级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各级政府所取得的成绩中,也有民主党派的一份心血。
  民主党派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之一。虽然多年来国家的蓬勃发展证明了这种监督的效果是好的,但是今后还需要加强总结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逐步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民主党派的监督是通过一定的民主形式和渠道进行的。首先,监督与被监督双方都要根据宪法行事;其次,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各自的章程以及政治协商会议的章程进行;民主党派的批评建议,事先都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不是信手拈来、想当然地说话。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对民主党派监督的误解。一种是觉得“不过瘾”,似乎民主党派只有直接抓出几个贪污案件才“痛快”。殊不知我们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任何政党都不能越过或取代政法和司法机关。民主党派是可以对一些案件进行监督的,但都要符合上述的原则,其成员在本党的活动之外,可以以一个公民的身份检举揭发任何不法的事和人。事实上,许多民主党派成员已经这样做了。民主党派成员这样做,是和其所属政党的目标和宗旨一致的。无论什么人,也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不是为了“一吐为快”。还有人希望中国的民主党派也和西方的“在野党”那样,在议会里,在社会上,与执政党争争吵吵,似乎水火不相容。殊不知我们民主党派所深恶痛绝的各种现象,诸如贪污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所绝不能容、一直在努力清除的。在我国,政党之间的关系既然不同于西方国家,当然相互监督的方式也就独具自己的特色。
  另一种是认为现在的监督没有什么效果。这通常是由于不了解情况所致,当然也和媒体报道不够有关。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监督真的无效,我们各个党派的成员是不会答应的,中国共产党也会不满意。我们和共产党“长期共存”的基础,一是总的目标一致,二是要互相监督。如果总的目标不一致了,当然就不可能长期共存;如果不能互相监督,也就没有必要共存下去了。
  有关这个问题的其他想法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我只想建议,认识和考虑这个问题,一定要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以及世界的现状、走势联系起来,否则难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我曾经多次和外国的执政党、在野党谈到中国的这一情况,他们无不表示钦佩和羡慕,表示要向中国学习。但是,他们哪里学得了呢?中国政党制度的优点和特点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政党的宗旨不同,社会的性质不同,历史国情的土壤不同,简单地移植岂能成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