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夯实根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1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夯实根基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纪实
  刘童田 李志海
  在山东东营市东营区,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店铺里,生意兴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说,这里优美的环境、井然的经营秩序让他们扎下了根。
  然而,就在半年多前,这条繁华的商业街还十分混乱无序:水管破裂、污水横流无人过问;少数人强卖强买欺负外地客商;一些不法分子明火执仗,以收取保护费的名义巧取豪夺。不少外地客商曾打算提前中止店铺租赁合同,离开这里。
  商业街的变化,是东营区一些村居社区变化的缩影。这种深刻的变化从何而来?区委书记陈兴銮告诉我们,这是2001年春天以来,东营区以“办实事凝民心”为宗旨,重新调整建设落后村居基层党组织,使党的战斗堡垒作用重新有效发挥的结果。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东营区是在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快速形成的。许多过去相对闭塞的农村,在短时间内划进城区,形成了近百个村居和社区。大批农民突然变成了市民,难以适应新的城区管理;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专注于依靠油田捞钱,思想观念、工作能力,难以胜任促进村居稳定繁荣、把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转化为有效实践的重任。东营区的一些村居社区因此一度处于混乱状态,群众上访不断。
  上述情况引起了东营区党委的高度重视。他们意识到,一些村居社区社会秩序混乱,暴露出基层组织建设的涣散和疲弱。“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前夕,区党委组织力量对村居社区进行了拉网式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些村居的基层组织干部存在“四不”和“四差”问题:支部班子软弱无力,形不成领导核心;村委会与党支部关系紧张,形不成工作合力;发展思路不清,缺乏立足实际、发展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工作得过且过,不能正视和主动解决问题。责任意识差、工作能力差、创新意识差、自律能力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东营区开始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瘫痪支部”焕发活力
  去年春天,东营区委抽调210名机关干部,组成42支工作队,进驻42个存在问题的城区村居,结合“三个代表”思想学教活动,拉开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序幕。
  这42个村居党支部大多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战斗力不强、凝聚力很弱,群众意见大。为此,工作队始终把加强“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指导、重建过硬基层班子放在首位。区党委要求,工作队建不起村居班子不撤,找不出致富路子不撤,建不起政通人和的“双满意”环境不撤。
南庄居委会的包村工作组自带行李、炊具进驻村居后,深入村居委员会和党支部成员、五保户、贫困户,以及意见多、问题大的住户中间,进行细致的调查访问,很快摸清了南庄村居基层党组织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南庄建起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工作组长范永利告诉我们,过去由于党组织作风涣散,正不压邪,居委会办公大院居然被外来流窜人员长期霸占,成为容留不法分子的黑窝点。这些人在村居里任意侵占集体房屋和财产,建设违法建筑,群众怨声载道。新的领导班子建立后,带领群众一举打掉了黑窝点,拆除了24间非法建筑,收回了54间被非法侵占的房屋和36万元房租,还收回了外单位拖欠10年之久的65万元土地使用费。现在,南庄社会秩序井然。居委会正利用地处繁华地段的优势,着手以股份制方式发展房地产。
  与南庄一样,其他工作组狠抓村居级党组织班子建设。把年龄老化、素质弱化、能力退化的成员从班子调整出去,把素质高、年纪轻、群众拥护的党员充实到班子,优化村居级党组织的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他们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抓村委会、妇代会等配套组织建设,加强村居级组织各项制度的建立,落实民主理财、村务公开工作,使所在村居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42个“瘫痪支部”如今都重新焕发了活力,村居的社会、经济状况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乱村稳定了,弱村变强了。
  着眼长远 夯实基础
  去年11月,东营区党委又派出540名干部进驻全区所有村居。他们要在42个城区村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与一般性的工作组进村相比,东营区的这次动作着眼长远:一是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一支能够长期支撑当地发展的后备力量,将大批优秀青年、致富能人、专业大户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二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形成一系列长效机制,夯实党的村居基层组织。
  两年前,牛庄镇党委针对村居管理体制不规范、村干部应有的待遇得不到保障、村居间财产之争矛盾突出等问题,探索实行了“联合支部”、“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东营区党委认为这是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关键人”的好办法,今年全面推行了“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公职化管理”,对村居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退休待遇等做了明确规定。区、镇两级财政拿出200多万元对村居党支部书记和主任实行补贴。同时合理确定村居干部职数和基层享受补贴的人数,对其中的政绩优异者实行编制化管理。东营区区长张传胜说,过去有的村居不足千人,吃集体饭的就上百人,老百姓不骂娘才怪哩。现在对村干部也卡编制,村集体开支少了,群众气也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