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昔日械斗地今竖友谊碑——浙江省天台县“学教”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1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昔日械斗地今竖友谊碑
  ——浙江省天台县“学教”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杨哲华
  浙江省天台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为契机,逐渐化解12年前“苍山事件”发生地灵溪、霞峤两村的多年积怨。原来拼死械斗的两村村民,前不久共同竖起一块友谊碑。
  三合镇的灵溪、霞峤村(原属苍山乡)紧挨着。1990年2月12日,因山林权属引发冲突,械斗规模迅速扩大。灵溪村共联络了23个村的“王、汤、戴”三大姓,霞峤村则联络了19个村的“许、鲍、周”三大姓。参与械斗的5000余人,不少人竟用上短棒、铁棍、柴刀、铡刀、田狗叉,甚至火枪、土制手雷等。5天半中,死3人,重伤72人,31间房屋、431件家具被砸毁,1万余株松、桔、桃树和200万株成林杉木被毁。104国道一度被阻断。经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过问,作出批示,浙江省委、省政府采取得力措施,“苍山事件”才得以平息。
  事后,事件的煽动者、组织者和打、砸、抢等的参与者,分别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多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两村间的磨擦仍经常发生,尤其是每年农历腊月和春节前后,更是难得太平。每到这时,县委、县政府不得不把两村的干部分别请到镇里或县城,公安局长不得不住在两村过节。
  天台稳定看三合,三合稳定看两村。为化解宿怨,县、镇两级领导经常在不同场合,有意识地将两村干部拉在一起谈心,或一起参加活动。
  去年3月,乡镇“学教”活动开始后,三合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部分村民甚至党员干部依然存在着较强的宗族观念,这势必成为影响村际团结和村级经济发展的隐患。同时,他们也了解到,很多村民迫切希望能和睦相处,安安心心共走致富路。于是,镇党委发动全镇党员,义务修筑“苍山事件”后一直未修筑的灵溪至霞峤公路。筑路期间,镇分管政法的党委副书记范允林向两村干部提出竖立友谊碑的建议。
  为统一思想,仅去年9月到12月,镇党委先后召开了35次大小会议,出席者包括村两委,以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老年代表,反复宣讲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希望他们告别宗族观念,面向未来,发展经济,共同致富。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交心,霞峤、灵溪、下坊和黄务4村联合向与“王、汤、戴、许、鲍、周”六大姓有宗族关系的几个村发出《彻底告别宗族观念,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倡议书,4村分别签订了《村际睦邻友好协议》,并建立友好协调小组,及时调处山林、土地、道路、水事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
  坐落于霞峤、灵溪两村之间的友谊碑终于竖起来了。去年12月28日上午,他们特地举行揭幕仪式,曾结怨多年的两村数千群众自发聚在碑前。看着两村干部微笑着紧紧握手,不少人流下了泪水。
  天台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清楚,竖起友谊碑还只是开始,防范宗族械斗如防山火,不可一日掉以轻心。他们明确要求三合镇党委、政府继续做好两村的工作,让广大村民心连心、手拉手。霞峤村党支部书记周永贵说:“通过学习,党员干部都认识到宗族械斗的危害性。今后处理两村的纠纷,不能把某一个村民的行为与整个村联系起来。”
  村民们也看重团结稳定的局面。村民奚杏圣因参与组织当年的械斗,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经减刑后释放回家。几天前,听说有几个青年打架,他当即赶去劝开,并宣讲了一番法律知识。
  今年春节前,三合镇领导又制定了新的措施,在修通道路的基础上,利用两村中相同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推动经济发展,让村民得到更多安定团结带来的实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