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如何看待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1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如何看待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郭克莎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使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稳定增长,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适应入世后的新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在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比较缓慢,特别是在工业中一般性加工工业的比重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较低。这些结构问题影响了产业结构对需求结构升级的适应性,阻碍了总需求的有效扩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近几年来,中央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加上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了明显的推进: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三大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有所好转;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较快推进;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大多数产品在市场相对饱和的条件下向高档化和优质化发展,深加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上升,服务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和优质化趋势。在工业内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一般加工工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增长很快,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依然是推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具体来讲,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是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扩大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也有利于拉动投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传统产业仍占很大比重,技术改造的任务很重,因此需要集中力量,在重点工业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中优先大力推进技术更新改造,有效运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强化重点产业和大型企业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带动效应。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很强,但起点较低,基础相对薄弱,因而应注重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选择、发展战略的推行以及相应产业政策的实施,尽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及其影响仍比较突出,尽快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利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扩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形成新型的、高效率的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当加快国有企业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非国有经济的开放,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社会资源在各种所有制企业和各地区之间有效流动,进一步发挥和增强市场机制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调节功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调整和加强宏观政策的作用,以产业政策目标为中心,以科技政策、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等政策手段为配套,构建一个有利于全面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体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