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作风建设重在抓落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1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公仆心声

作风建设重在抓落实
  中共浙江省安吉县委书记戚才祥
  戚才祥,男,汉族,在职研究生文化,浙江省诸暨市人,1953年5月出生,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安吉县委副书记。1995年1月担任中共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7年8月起,任中共安吉县委书记。
  ●抓落实必须从“一把手”抓起
  ●抓落实必须从事关全局的具体问题抓起
  ●抓落实必须从“不落实的问题”抓起
  抓落实是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党员干部“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江总书记也谆谆教导:“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还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要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没有狠抓落实的强烈意识,没有狠抓落实的有力措施,没有狠抓落实的自觉行动,再好的决策也等于零,再响亮的口号也是空话。
  抓落实、抓到位必须从“一把手”抓起。领导是决策的主体,同时还必须是落实的主体。“一把手”在制定决策中居主导地位,是决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一把手”对重要问题亲自参与调查,直接听取汇报,实地研究对策,并发挥班子成员作用,使分管领导成为抓落实的具体责任人,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抓落实、抓到位必须从事关全局的具体问题抓起。抓落实要具体化,这不仅是工作思路问题,也是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抓落实最终落实到哪里?就是要落实到解决了多少事关全局的具体实际问题上。如果具体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声势再大,形式再多,落实最终还是“落空”。毛泽东同志曾就如何关心群众问题教给我们抓落实的科学方法。他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把关心群众的问题想得很细,提出的问题十分具体,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关心群众生活。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今天同样适用。
  抓落实、抓到位必须从“不落实的问题”
  抓起。一些决策之所以不能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难点问题和障碍性因素的制约影响了落实进度。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在抓难点问题和中间堵塞环节上下功夫,通过解决“不落实”问题加快落实进程。
  这些年来,我县把县领导带头抓“不落实”
  问题作为实践“三个代表”、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要求县级领导每年用1/3以上时间在基层督查调研,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了解不落实的动态,分析不落实的原因,找准解决“落实难”的对策。同时,每隔一段时间,由县委督查室负责对全县应该落实的事项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对未落实的事项由责任单位作出说明,并限期予以解决;对久拖不决的事项,根据情况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诫勉,甚至岗位调整。通过抓“不落实”这一手段,一些难点、热点和比较复杂的问题真正得到了解决,有力地推动了抓落实的进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