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先从自身找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1
第11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辑视角

  先从自身找原因
周朗
  2001年12月27日的人民日报第十版刊登了一封题为《如此“入选通知”太荒唐》的读者来信,作者是某企业的一名宣传干部。他在信中说:“11月中旬,我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入选通知’,说本人已入选《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大型史料性工具书,将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军队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同载史册,阅后感到十分不安和气愤,‘当代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荣誉岂能随便由几个人拼凑的草台班子命名、指定?!”
  来信见报后,《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的编辑单位之一——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几次来人来电话,先称“要核实情况”,后又说“这封来信失实”。作为编辑,笔者与学会的两位负责人——正副秘书长见了面。交谈中得知,他们认为“失实”的主要理由是“一直联系不上作者”,怀疑作者有假。笔者拿出他们寄给作者的“征稿通知”,上面不但有姓名,甚至还替人家撰写了“主要业绩”。两位负责人看后便说:“这事到此为止,我们不再提了。”
  虽然他们不想再提了,但一些疑问一直在笔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第一,秘书长说他调查了6天,才弄清《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征稿活动是从2000年8月开始的。也就是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身为学会的主要负责人竟对此事一无所知。同来的那位副秘书长解释说,书是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编辑中心参与编辑的,因为下面没有汇报,所以领导不知道。其实这位副秘书长是负责编辑中心工作的,他为什么不汇报?学会是怎样管理下属机构的?第二,副秘书长对笔者说:“他(指来信者)觉得自己不是杰出共产党人可以不应征,也没有必要给人民日报写信呀!”笔者简直不敢相信此话竟然出自一个冠有“中国”字头的学会负责人之口。还是秘书长说得比较中肯:“你们(指副秘书长等人)征集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先进事迹的工作与你们机构的职能和身份地位不相称,你们不具备开展此项工作的资格。”笔者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图的是什么?
  报纸刊登读者来信,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进行监督、批评,并不是和某单位、某人过不去,而是希望读者的意见能引起足够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树立社会正气,反对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帮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工作。本着这一宗旨,编辑在选编读者来信时非常慎重。来信刊登之后,大都会收到反馈信息,其中多数被批评者表示接受批评,并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也有一些称“反映情况失实”的反馈意见,对此,我们总要认真核实,有些时候则发现所谓的失实只是细节上的问题,主要事实是存在的。为什么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来自群众的批评、监督会有那么大的火气,总是要极力否定呢?说到底主要是个面子问题,其实也是作风问题。挨了批评,特别是这批评来自群众、来自舆论,觉得丢了面子,影响了“政绩”,心里不痛快,千方百计找批评者的毛病,为自己开脱责任。这些人为什么不能先静下心来,花些工夫查找一下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呢?受到批评,先从自身找找原因,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襟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