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也是一件小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1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也是一件小事
  刘琼
  我居住的大院环境优雅,治安好,尤其令外人羡慕的是,许多尊敬的名人常常从身边走过,大伙儿居然见多不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人居环境恐怕足以令许多新兴的所谓高尚住宅园相形见绌,为此,我很得意,好像自己的身价从此也高起来了。可是自去年开始,大院的情况就起了变化。
  大院东头有一片空地,后勤部门见缝插针地在那儿规划了几幢宿舍楼,于是,钢筋混凝土还有卡车和吊车开始昼夜不停地从外面运进来。噪音虽烦人,但因为楼房建成之后大家的住房条件能够改善,所以也就咬着牙忍受了。难以忍受的是,院子里的人此后成倍地多起来,瓦匠、木匠、铁匠、漆匠,各种“匠”除了教书匠大概都来了。本来也没有什么,接着就看到居委会的“广而告之”,说某某楼接连发生被窃事件广大居民朋友要提高警惕锁好防盗门老人孩子在家陌生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等等。失窃在我们这个院子原不太多见,于是大家的情绪一下子紧张起来,很自然地就把怀疑对象锁定在工地上成群的民工身上。加上某些关于“打闷棍”“敲脑壳”之类谋财害命的传闻,从此,再碰到天天在大院里出没的民工,我的心里总觉得不轻松,隐隐约约地有一种被威胁的担忧。
  但是,就在前两天,我的这种小知识分子的谨小慎微和自作聪明,遭到了一次严厉的嘲笑。
  从外地出差回京,带了些当地出产的甜柚。好不容易挪上火车,又坐车挪到居住的大院;下了车,一手拎着行李包,另一只手却怎么也无法把眼前这足有十五公斤重的甜柚提上三层楼。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五十多岁民工模样的人走过,情急之下,我忙招呼他帮我扛上楼,并表示付劳务费。他倒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把包往肩上一搭就走。我在前头没一会儿就开始后悔了。先是对随随便便把一个陌生人领到家里感到不踏实,接着又担心费用方面被讹。当然那个民工不知道我心里的这些小九九,到了我家门前,放下东西就走,压根儿不接我付给他的钱。他的断断续续的语言让我意识到,继续拉扯对他是一种近似侮辱的行为。钱,我最终没付成。
  我为此感到脸红。因为一分钟之前,我这个看起来有文化有教养的城里人还在盘算怎么对付这些来城里谋生的民工,还在怀疑他们的善良。许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指出小知识分子皮袍下藏着的“小”来。到了今天,用光鲜体面掩饰的这个“小”,依然不知不觉地侵蚀着我们的灵魂、良知和判断力。在实用主义的旗帜下,这个“小”越来越膨胀,许许多多的农民和他们到城里以劳动谋生的兄弟姊妹仍生活在“小”的阴影中,以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这些城里人在自以为是的道德优越感的驱使下,武断地把农民与刁民、把贫穷与罪恶划上了等号。孰料,正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民工,不经意中用平实和善良教育了我,使人意识到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劣迹而怀疑大多数,更不能以城乡划线。
  也许,有此感受的,还不止我一个人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