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库艇沉没谜底即将揭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2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库艇沉没谜底即将揭开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马剑
  2月18日,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和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不约而同”地赶到正在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进行调查的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罗斯利亚科沃船坞。俄媒体据此猜测可能要正式宣布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的调查结果。虽然官方尚未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正式宣布调查结果,但两位官员的言论仍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乌斯季诺夫当天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的船身调查工作已结束,调查人员实际上已搞清潜艇失事原因。
  事故发生后,俄官方对“库尔斯克”号沉没原因一直有三种推测,一是由于潜艇自带的鱼雷爆炸,二是被外国潜艇撞沉,三是触到了二战时未引爆的水雷。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这次仍未排除任何一种假设,但他承认,造成“库尔斯克”号沉没的原因就是由于潜艇内鱼雷发生爆炸,最终结论将由鉴定委员会作出。他指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鱼雷使用的燃料性能不太稳定,遇热后会释放出易燃氧气,这是最危险之处。原苏联和俄罗斯海军自1957年以来一直在使用这种鱼雷。库罗耶多夫说,他已命令所有核潜艇停止使用这种鱼雷。
  乌斯季诺夫明确指出,调查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发现,“库尔斯克”号沉没时在其“危险距离”内未发现任何其他物体。因此,“鱼雷爆炸”一说一直是调查重点。此外,他还透露一些具体细节: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内发现了大量航海日志和录音记录,显示一切正常,最后一次值班日志的记录为2000年8月12日11时15分,即发生爆炸前15分钟。他指出,“库尔斯克”号的艏舱仍留在巴伦支海海底,只有将其打捞上来专家鉴定后才能最终确认库艇沉没原因。“库尔斯克”号艏舱残骸打捞工作将于今年5—6月间进行。
  与此同时,调查人员还发现北方舰队司令部和“库尔斯克”号船员都有严重失职与违章操作行为。乌斯季诺夫指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的船员多年来出海时从不打开用于紧急情况下与基地联系的事故天线系统,也从未开启艇上应急浮标信号装置,因此潜艇出现紧急情况后根本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救援人员也很难确认其具体位置。这些人为因素说明北方舰队日常管理存在很大疏漏。乌斯季诺夫说,根据调查结果,普京总统已于去年对舰队领导层人事作了调整。
  去年12月,在调查库艇沉没事故过程中,调查人员发现,在日常工作和战斗训练中,北方舰队各级指挥机构都有严重失职现象。北方舰队司令波波夫和参谋长莫察克由于“在日常工作和演习的组织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被降职,数名海军高级将领也受到解职或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库尔斯克”号沉没原因的调查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事故原因也已基本确定,很难再有新的重大发现;事故有关责任人已受到处理,可以说“库尔斯克”号沉没谜底即将揭开,只待将库艇艏舱部分残骸打捞上来作最后确认,届时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将最终画上句号。
  (本报莫斯科2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