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用人也是导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用人也是导向
李德民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的选人用人。选人用人,也有个导向问题。选用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本身就是树立一个榜样,对群众既是教育,更是鼓舞。重用不贤少德、庸庸碌碌,要么窝窝囊囊,要么野心勃勃的人,不仅贻误事业,也会助长不良风气。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他要求,要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各级领导班子树立奋发有为、廉洁奉公、团结高效的形象,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同志经过磨练和考验成长起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实属众望所归,人们心悦诚服,也从中看到了表率,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而用另一些人,则使群众困惑失望,人们指指戳戳,议论纷纷。跑官要官买官骗官的人,一旦被重用,就会有人仿而效之,把一个地方和单位搞得乌烟瘴气。这就是导向的作用。在用人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标准。观念应该是科学的观念,标准总的讲是德才兼备标准。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同志要特别注意选拔任用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图虚名,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就是要选拔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拔那些能干事、也干净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满腔热情地为老百姓办事。这样的人上去了,就有凝聚力、战斗力,群众就会自觉听指挥,积极跟着干,那里的工作就会出现新局面,那里的群众就会过上好日子。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要泾渭分明,马虎不得。古人说:“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贤”与“不肖”要分清,是非要分清。只有分清了,才能“英杰至”,才能“国家治”。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求贤若渴的佳话;孔明挥泪斩马谡,是惩罪罚过的义举。这就是用人的导向。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分清“贤”与“不肖”,没有分清是非。用人的导向不对头,其结果是跑官要官、任人唯亲、封官许愿、拉帮结伙等不正之风屡禁不止,甚至搞贿选、买官卖官、害命谋官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这些人,一无德,二无才,偏又想当官。为此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终日俯仰于领导之间,逶迤于团伙之中,把正派人视为迂腐,把实干者视为愚昧。这是颠倒是非。用这样的人,势必凉了人心,误了事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天高地阔,志士报国,大门敞开,英雄用武,大有舞台。中央政策英明,群众眼睛雪亮,选人用人的制度日益完善。振兴中华,此其时也!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伟大的事业需要用人才,人才在伟大事业中经受考验。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我们的党和国家必将人才辈出,前程似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