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慢性心衰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2
第10版(健康时空)
专栏:

  慢性心衰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前不久,上海市就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进行了三个年度,即1980年、1990年和2000年的调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主持了这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什么?调查对指导我国心衰疾病的治疗又有什么意义?就此话题,笔者采访了戚教授。
  在对2000多个病人作了调查后,戚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心衰发病的原因有明显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患者的心衰是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到了2000年,患者中大部分人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病变。二是病人经过治疗后生存率有明显提高,很多病人存活的时间延长了,尤其是近几年运用了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后,情况有明显好转。
  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临床上对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比例还很低。假如有100个病人应该用,但现在真正用药的还不到30个病人。有大约70%的病人用此药后可能使预后得到更好的改善,但实际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戚教授指出,这也许是在治疗方面应努力的地方。这就要求医生再做一些普及有关知识的工作,强调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中的地位。
  过去传统的观点都不主张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但戚教授认为,现在应让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基层医院的医生都知道,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在治疗心衰的药物研发方面,近几年的进展一是转换酶抑制剂(ACEI),这类药很重要,可以说是心衰治疗的基本药物;二是β受体阻滞剂。它能降低交感活性、改善神经激素紊乱。这两类药物都是心衰治疗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利全在β受体阻滞剂中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既有β受体阻滞的作用,又有α受体阻滞的作用,同时还有抗氧化和抗增殖的作用,对心脏具有多重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普通β受体阻滞剂的一些副作用,是慢性心衰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在心衰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唯一被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了的能降低各级慢性心衰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杨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