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在德国升学 个人兴趣最重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2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中学生看世界

  在德国升学
个人兴趣最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王玥
  去年暑假,我作为一名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前往德国参加了一周的学习交流活动,在此期间,我对德国大学的升学机制产生了兴趣。
  德国的高中生大部分都要上大学,而上与不上,上哪所大学,关键是个人兴趣。分数只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位置。在高中学习的最后一年,当他们的知识和认识能力积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要对自己作一次全面的评估,包括对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思想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分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这种认识,他们将规划出个人将来的发展方向。如果认为进一步深造有助于将来的发展,他们就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一些必要的成绩资料,并且给自己中意的大学寄去入学申请。
  当一切确定下来,大学就会考察这个学生的成绩。德国人的成绩概念与我们截然不同。只要翻一翻他们的成绩单,你就会发现:他们所指的“成绩”是“平时成绩”,不仅包括该学生高中的每一次重要考试的成绩,还包括初中和小学成绩,有的甚至能追溯到幼儿园时的教师评语。由此看来,德国大学对申请入学的学生的分数不仅是考察,而且考察得甚是细致和全面。
  德国的升学机制是一种标准的“双赢”:学生觉得学校够水平,他就报;学校认为学生够标准,它就收。而前者是先决条件,基本由个人决定;后者是评价标准,全面、真实。这种双赢合情合理,使升学制度趋近完善。难怪德国的学生要比我们滋润得多,假期之中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去接触和了解社会。再者,作为评价标准,德国学生的“档案”包含着从小学到高中每一年、每一科成绩的真实、详实的反映,能不能上大学,决不只看一两次的考试。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成绩一直不理想时,就会着手引导他们去挖掘自己其他方面的天赋,然后在初中毕业以后选择普高以外的其他职业学校。这不仅节省了孩子的精力、家庭的财力,并及时地帮孩子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比起德国的升学机制,中国的高考制度还有许多需改进之处。中国的初中、高中、大学不仅在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并且在配比上也有着致命的缺陷。与此同时,又有那样一棵高考的大树在风中招摇。不知有多少奔向他的人只能抱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而无暇顾及自身的实际需求。高考给人们造成的“能上大学就是高人一等”的心理害苦了多少本来能有更好发展前途的青年。我们确实应学习别国在升学机制上的有益经验,使升学机制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使我们这一代真正成为祖国现代化的有用之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