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救救沉迷于虚幻世界的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3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本期聚焦

  救救沉迷于虚幻世界的孩子
新华社记者 傅丕毅 屈凌燕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日前审结了一起未成年人团伙盗窃电脑游戏主板案件,涉及的被告人有13名之多,他们大多在17岁左右,共作案32起,总价值近万元。而据调查,促使他们犯罪的动机竟然是“为了玩游戏”。类似事件再次警醒有关部门:对青少年身心造成重大伤害的游戏厅、网吧该好好管一管了。
  “未成年人禁入”形同虚设
  记者在知情人的引导下,暗访了杭州市教工路上的一家网吧。这家网吧地处教工路一条相当隐蔽的小巷里,经过七拐八拐,记者来到了位于二楼的网吧室。虽然在大白天,但进入网吧的楼梯光线昏暗如同黑夜。记者看到,虽然是网吧,但泡吧者都没有在上网,而是在专心致志的玩“游戏”。
  “因为学校放假,所以来网吧玩的学生比较多。”网吧业主高兴地对记者说。记者指着“严禁吸烟”的牌子问:“这里能吸烟吗?”业主说:“当然可以,你难道以前没有进过网吧?”出来的时候,曾经沉迷于游戏的知情人告诉记者,在网吧,所谓的“严禁吸烟”和“未成年人禁入”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在杭州市文三路,一幢小小的楼房竟然集中着3家网吧和1家游戏厅,而且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大型游戏厅里,明目张胆的让未成年人自由出入,记者暗暗“点”了一下“人头”,未成年人竟超过半数,而且这还是在学生放假期间,业主对这一切则“视而不见”。
  网吧里电脑拥挤不堪,空气浑浊,有的网吧业主还在每台电脑桌前都摆了烟灰缸,让“隐君子们”在尽兴之余,飘飘然一番。烟雾缭绕的网吧里若隐若现的是孩子不失天真的脸蛋。
  记者暗访查实:网吧里面玩游戏、未成年人进网吧和乌烟瘴气的公共环境等现象在网吧和游戏厅里普遍存在,而且因为有些网吧和游戏厅是地下经营或通宵达旦经营,导致在这些场所刑事案件频发。记者的一位朋友在网吧门口便接连失窃了两辆自行车,至于在网吧和游戏厅里失窃更是上网者和玩游戏者的“家常便饭”。在杭州的某个网吧里甚至出现了“失窃者告小偷的公开信”,恳请小偷手下留情,此类事情在一笑之余,更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要好好管理游戏厅和网吧
  此间有媒体报道,家住杭州滨江区的一名中学生李军(化名)因在游戏机房受到刺激,经常在家里大声叫喊,令父母痛苦不堪。据李军母亲介绍,以前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但因为迷上游戏,他就跑到街上游戏机房去玩,并且最喜欢玩星球大战。从那时起,只要他玩游戏机后,就会经常喊“外星人来了,快逃!”学习成绩也从班里的前3名掉到后几名,平时经常一个人傻笑。
  李军的父母将他送到浙医二院治疗,医生的诊断是玩游戏机受刺激,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间断性精神失常。现在,他靠服药维持正常生活。
  类似因为玩游戏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事件不胜枚举,记者针对这种社会现象采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丁凯。他认为:“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辨别力和自控力较弱,游戏、阅读色情资料等有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过于沉湎于网络,逐渐脱离现实世界,不仅影响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会形成人格发展障碍。而且目前的网吧游戏厅管理存在很大问题,进游戏厅的孩子往往会染上其他恶习,国家对游戏厅和网吧的管理规定应该坚决贯彻,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查处力度,不让有管理真空的网吧和游戏厅存在。”
  记者了解到,此前,杭州市公安、工商和文化三部门联合行动,“点击”杭州城区数百家游戏厅、网吧,发现一些游戏厅、网吧存在着无证无照、证照不全,及未成年人进入等现象,其中8家无证“黑店”被取缔,对49家有问题的游戏厅、网吧进行了处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