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进展顺利 预计年底可完成国债投资三百三十四亿元,新增仓容上千亿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3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国债投资 利国利民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进展顺利
预计年底可完成国债投资三百三十四亿元,新增仓容上千亿斤
  本报讯 记者夏珺报道:备受国人关注的国家储备粮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将完成预定目标。届时可完成国债投资334亿元,新建粮库项目1129个,新增仓容1032亿斤。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内需、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利用国债投资建设900亿斤仓容国家储备粮库。4年来,国家用于三批粮库项目建设的国债投资共337亿元,其中500亿斤粮库项目172亿元。初步统计,到2001年底,已累计下达投资计划307亿元,下拨资金266亿元;500亿斤448个粮库项目已有370个正式竣工验收,446个项目装入压仓粮506亿斤,占建设仓容规模94.4%。另外,安排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地坪、罩棚、烘干设施专项11.7亿元,可形成烘干能力94亿斤/年,以减少这些地区露天存粮数量,缓解收储矛盾突出和烘干能力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10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建成投产后,区域结构是:在13个主产区的仓容为727.22亿斤,占70.41%;在主销区仓容为151.43亿斤,占14.66%;在西部地区(除四川省)仓容154.1亿斤,占14.92%。
  有关专家指出,利用国债投资建设粮库一举多得。一是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已下达投资计划中87%以上的投资已经形成基建工作量。三批粮库项目建设中,地方各级政府在征地、前期准备以及项目建设中相应配套的投入,初步测算达100亿元左右。粮库建设一律使用国产材料和设备,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地勘业、建材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以及工程设计、咨询、监理等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2001年,国务院决定部分省市粮食市场放开经营。因此,中央掌握充分的国家储备粮,并形成新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增强了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为抵御自然灾害,稳定国内市场,适应进入WTO新形势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是为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持农村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开始建设的5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已装入新粮506亿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仓容紧张的局面,为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创造了条件。
  四是极大地改善我国粮食仓储经营管理水平。1000亿斤仓容的粮库建成后将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设施配套完善、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粮库。新建的粮库广泛使用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冷却储粮等四项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仓储技术水平,对粮食储藏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今年底粮库项目建成后,将初步形成我国的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和收纳库的粮食储运体系,实现了我国粮食流通设施的跨越式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