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萨文比被击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5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萨文比被击毙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2月23日晚,安哥拉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反政府武装首领萨文比布满枪眼的尸体的录像:身着绿色军装的萨文比仰面躺在一块血迹斑斑的旧布上,他身上中了15枪,并推出了他身上覆盖着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的旗帜和他在棺材中的画面。
萨文比是21日下午3时在安哥拉东部莫希科省卢武区卢库塞镇被政府军击毙的,距离首都罗安达约700公里。当时,萨文比正在河岸的一个秘密躲藏处休息,与多名高级军官在一起,30名贴身保镖寸步不离,没想到中了政府军的埋伏。慌忙中,萨文比操起冲锋枪抵抗,因寡不敌众而中弹当场死亡,所有保镖和两名营长也被击毙,其他人四散而逃。一位目击者说,萨文比被击毙时头上戴着红色贝雷帽,腰间还系着护身符——一条红色丝带和一条绿色丝带。
若纳斯·萨文比1934年8月3日出生于莫希科省一个铁路工人家中。1958年赴里斯本攻读医学,两年后中断学医,转到瑞士学习政治学,并投身到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安哥拉独立的正义斗争之中。1961年参加安哥拉人民联盟,出任总书记。次年协助创建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安解阵),并在安哥拉流亡革命政府中任外交部长。1964年退出安解阵和流亡政府。1966年3月在家乡创建安盟并自任主席,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1975年国家独立后,由于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安盟和安解阵政见严重分歧,终于导致三者之间兵戎相见,旷日持久的安哥拉内战由此爆发。
冷战时期,安人运政府得到前苏联和古巴的支持,安盟则得到美国和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拥护,扎伊尔蒙博托政权也曾暗中相助。前苏联解体前夕,1989年6月在非洲19国的斡旋下,安政府与安盟首次达成关于停火与民族和解的《巴多利特协议》,但协议未能付诸实施。1991年5月31日,在葡萄牙、美国和前苏联的推动下,双方又在葡萄牙签署了《比塞斯和平协议》,并于次年举行全国首次多党制选举,安人运在总统和议会选举中均获胜。然而,安盟以选举存在舞弊为由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国家重陷内战。1994年11月20日,双方签署《卢萨卡和平协议》,重启和平进程,并于1997年4月组织联合政府。由于安盟同床异梦,和平进程再次受挫,双方再次开战,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受阻。为了安哥拉的和平,联合国曾谴责安盟背信弃义的行为,通过了对其实行禁止武器和钻石贸易的制裁决定。
近两三个月来,政府加紧了对安盟的追剿行动,在东部地区实行焦土政策,将萨文比围困在安哥拉与赞比亚的边界一带。就在丧生两三天前,萨文比发现自己的游击战进入最困苦的时期,活动的余地越来越小,后方供应颇感乏力。这名一生身经百战、习惯于用枪杆子说话的人终于倒在了枪口之下。
2月22日晚,安哥拉军队和政府分别发表声明,萨文比被政府军击毙。消息传出,安哥拉全国欢腾。23日晚,当萨文比死亡的消息得到证实后,首都市民再次走上街头手舞足蹈,汽车鸣笛以示庆祝。
此间分析家认为,萨文比之死为安哥拉实现和平创造了一次新机会,尽管安盟负责人表示萨文比倒下了,他们将为民主与自由继续战斗,但是安盟遭到了重创,极有可能出现分裂,进而走向瓦解。目前,安哥拉政府已控制了国家90%以上的地区,安盟犹如日薄西山,反击之势尚难形成。
长达26年的内战给安哥拉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近百万人丧生,420万人流离失所,10万人变成残疾,约10万儿童成为孤儿。国家经济一片萧条,举国上下一片疮痍,人民生活艰苦。安哥拉人民对和平已望眼欲穿,萨文比之死为和平提供了一次良机。
(本报约翰内斯堡2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