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打工的路有多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25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打工的路有多宽?
  本报记者 刘成友
  春节回家过年,到济南时就有司机对我说:“你们县里出来打工的人可真多,往你们县开的车上可挤了。”
  回到村里,看看那些一年没见的年轻的面孔,听听他们的谈话,扳着指头数一数,我才知道济南司机所言不虚。
  村里一共两百人,在外打工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加在一起不下四五十人。常年在外打工,给许多家庭带来收益。大多家庭盖起了新房子,都是一拉溜五大间“锁皮”房,很是气派;不少人家换成了彩电,村西的小泉还用上了手机。
  这些打工者,没有成家,年龄多在23岁以下。成家后就很难走出去了。即使外出,也走不远。附近城市经济不发达,怎能多挣钱?像儿时的伙伴和平,上有老,下有小,就只能在离家两百里远的济南垒垒下水道。
  还有,打工者在外地只能干些简单的、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活儿,说白了,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给人家充当廉价劳动力。为什么?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如此。只顾拉车,不看道路;只动手,不动脑;只干不学。在外干个三五年,仍然眼界很低,本领很差,头脑不活。一旦出不去家门了,就没活儿可干,只有在家里受穷。和他们说说话,谈谈外边的事情,禁不住为他们担忧。他们将来怎么办?
  再有,打工者的收益,邻居羡慕的神情,让一部分在校读书的中学生也心思浮动。一些孩子不愿读书了,初中没毕业就出外打工。有的自己愿意读书,在校成绩也不错,却被家长逼迫退学。村里的孩子辍学率不低,长此下去,文化水平低,素质提高不了,下一代怎么办?
  成了家,难出去,大多数人只能像上一代人一样回到一亩二分地上。冬天的土地长的全是深绿的麦苗,仅靠种麦子,在这个时代能富起来吗?村子里往东去的路修好了,年轻人从这里走上外出打工的路,但这条路并不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