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古巴“城市农业”方兴未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8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通讯

  古巴“城市农业”方兴未艾
  本报特派记者 刘 宏
  走进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五号马路的国家储备局菜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土地利用率高,在不大的地方种了近10个品种的蔬菜。在哈瓦那,国家储备局所属的菜园是非常有名的,这不仅因为该菜园的菜质量好且售价便宜,更因为它是全国建在城区内的第一座菜园,是古巴“城市农业”计划的先驱。
  说起古巴的“城市农业”计划,就不得不提及古巴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古巴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80%以上,苏联向古巴提供从粮食到能源的几乎所有重要物资。上世纪80年代,苏联每年向古巴提供的援助高达50亿美元。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断绝了对古巴的一切援助,古巴赖以生存的支柱坍塌了。
  外来的援助不复存在,古巴政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进口粮食,一时间人们的吃饭问题都变得很困难。当时革命武装力量部长劳尔·卡斯特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一特殊时期,菜豆变得比飞机坦克更重要。”于是,解决吃饭问题成了古巴的当务之急。
  应该说开“城市农业”先河的还是华裔将军邵黄。为了替政府分忧,当时担任国家储备局局长的邵黄将军开动脑筋,带领储备局的工作人员将单位对面的一块空地开垦出来,开始种菜。
  1991年12月30日播种,一个多月后就开始收获。初期都是储备局的工作人员分批去菜园劳动,然而产量一直不高,每平方米的产量不过10公斤。后来邵黄将军决定将菜园承包给个人,共与9个人签了合同。这9人的人事关系属于储备局,但菜园的财务独立核算。菜园每年的盈利一半上交给储备局,另一半则由承包者支配。承包以后,合同员工的劳动热情大增,效益也明显提高,每平方米的蔬菜产量由过去的10公斤提高到30公斤左右。如今,这块1980平方米的菜园里共种了9个品种的蔬菜,每年可收获11茬。
  由于储备局实施的承包制史无前例,当时社会上出现不少不同的声音,更有人指责储备局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为此卡斯特罗特意来储备局的菜园视察,听了汇报以后他说:“承包以后单位和个人都受益,这有什么不好?每月挣1000比索并不是靠剥削,而是通过诚实的劳动得来的。”这样一来人们的认识统一了,国家储备局的菜园成了全国各地学习的典型。人们在城市里和周边地区开辟出的耕地越来越多,形成了真正的“城市农业”。除了种菜以外,城市农业还包括粮食种植、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之所以将其称为“城市农业”,主要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农业而言。
  据邵黄将军说,古巴“城市农业”计划的目标是在城市内发展生态农业,以弥补传统农业的不足,逐步消除古巴居民副食品配给供应现象。如今“城市农业”的总产量已超过传统农业的产量,并提供了8.1万个就业机会。
  (本报哈瓦那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