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从乡村走向世界——江苏海澜集团改革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02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乡村走向世界
  ——江苏海澜集团改革发展纪实
  陈宇锋陈大军
  说起“海澜”,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提起它的前身“江苏三毛集团”,可能知道的人还真不少。
  13年前,“三毛”号“小舢板”以30万元从江苏江阴
  的乡村里启航了,13年后,“小舢板”变成了30亿元的“大航母”。谈起原因,海澜公司总裁周建平说:创新!是创新不断推动着企业持续成长壮大。
  从田埂到世界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几个月,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一座既有欧洲特色,又有现代情调的中国海澜的品牌专卖店开张了。这是在巴黎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品牌专卖店。
  负责进出口工作的盛正祥说:“巴黎是我们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支点,海澜发展品牌,就要站在市场的制高点,俯视世界;就是要以这个支点来‘撬’起我们的全球化经营。”
  而在13年前,海澜集团创业的时候,别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是打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对海澜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据海澜集团面料销售公司总经理陈富荣介绍说,90年代初,乡镇企业还不被人认同。当时销售人员把印有“江阴第三精毛纺厂”的名片给客户时,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但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硬是攻克了一个个市场堡垒。特别是在市场上领先开发出牙签呢等新产品后,出现了客户付了款还要等一两个星期才能取货的局面。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拓,海澜人把目光又延伸到国外。1996年,“三毛”大船已不再满足于在国内的江湖里闯,于是伸出一块“跳板”,一端搭上了香港,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开始了向海外市场进军的第一步。为把中国人的服饰专卖店开到时装之都去,公司先后多次奔赴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对世界顶级品牌进行考察学习。
同时,多次到人称“购物天堂”的香港,对云集在此的海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从用料、做工、文化品位诸多方面,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品牌产品的独特风格。仅仅几年工夫,海外分公司就发展到近20个,产品和品牌从乡村走到世界的前沿。
  是什么让海澜的产品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国内走向国际?早在1994年冬,周建平就提出“只图眼前利益,今日有酒今日醉,甚至寅吃卯粮,而缺乏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规划,这就势必影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造就一大批真正的乡镇企业家,必须突破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13年来,公司从粗纺起家,精纺发家,到服装当家,形成了从羊毛进厂,到服装出厂的产业链。周建平把这形象地比作“小麦磨成面粉,面粉做成饼干,变成麦乳精”。而这个地地道道的农产品比喻,却远远超越了小农意识。
  从老设备到新技术
市场瞬息万变,消费需求千变万化。唯有以产品之变应市场之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短短几年,新设备换掉了老机器,新技术淘汰了旧产品。
  羊毛本与大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却在公司科研人员手下巧妙地嫁接到一起,羊毛与大豆纤维混纺成高档绿色环保面料。
  13年来,像这样的技术革新还有很多,在采访时,负责面料开发的张新龙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让新产品引领市场,让新产品引领新潮流,高新技术产品在销售中的贡献率已高达85%以上,这一切与公司瞄准世界毛纺的前沿技术,与国内外毛纺研究机构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分不开的。
  产品在变,生产设备更要变。这几年公司一直在引进生产设备,现在95%以上的设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服装设备100%从国外引进。
  在偌大的车间一排排进口设备面前,一位背着一只小工具箱,一手拿着一把螺丝刀的技术员指着一台全自动控制的织机说,瞧,这台机器是微电脑控制的,一天能织上百米,而在1988年,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只能织8.8米,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而对公司来说,不进行设备改造,就要在市场上落后,迟早要被市场所淘汰。
  1991年,公司敏锐地捕捉到消费群体富裕后讲究穿着品位、市场从的确良时代向毛织物时代过渡,精纺是必由之路,而上马精纺却要花千万元。这对于一家资本不到200万元的小粗纺厂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的神话。但认准的事就要干,新产品在多方支持下顺利投产,到1994年,神话变成了现实,精纺产品一炮打响,销售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利税突破千万元。近几年,公司累计投入了4亿多元让“土枪土炮”下岗,用上了“洋枪洋炮”,在设备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海澜在国内奠定了“毛纺巨子”的地位。
  从一隅到五湖四海
  2001年秋,分别来自约旦的外国人和新西兰的外籍华人硕士研究生“闯”到了海澜集团第三期MBA班招聘现场,参与集团跨国经营骨干人才竞争。
  而这在6年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位来自四川的大学生冯权是6年前到海澜的第一批外地大学生之一。他说,刚来时,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与本地人交流,不会说当地话,成了被排斥在本地语言外的孤独的人。
  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得到了改观。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中专生纷纷来到公司,其中80%以上来自外省外地。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据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同志介绍说,早在1994年左右,公司还是本地土话的天下,外地人不学习土话不行。而到1996年左右,外地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公司董事长提出本地人向外地大学生学习普通话,不会讲普通话就下岗。到2001年,引来了外籍研究生和外籍专家、工程师,跨国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英语这个国际语言也在耳畔响起,而企业英文报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以开放的心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五湖四海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才的融汇、碰撞,公司在整合各方人才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壮大。万变不离其宗,唯有创新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海澜集团13年成长的历史,也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