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深入关注久远的历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03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评论

  深入关注久远的历史
  陈晓明
  通过《遗忘》等一系列作品,李洱近年来一直关注当代知识分子的故事,探讨知识分子与现实环境间的深刻关系,并揭示出他们和历史的内在联系。这一次,李洱的《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把目光投向了更久远的历史,去关注更宏大的历史境遇中知识分子的命运。
  不管从作品的叙事方法还是它所要把握的主题来看,《花腔》都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小说。作者运用不断变换叙述视点的方法,来透视过往的一段历史。小说围绕葛任的死亡与营救展开叙事。葛任作为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历史现实深刻地胶合在一起,参与营救葛任的各路人马,也都是知识分子。中国现代性的革命也是知识分子参与的革命,不少革命史的西方传记记者,都写到了毛泽东等中国早期革命领袖身上的文人气质,写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深深打动人心的浪漫气息。如何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性革命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发掘的主题。
  葛任这个人物使人想起一系列投身历史革命的知识分子革命家的形象,而这个名字所唤起的音位联想,又有如“个人”。事实上,《花腔》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特殊的经历,都把自己的生命和理想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就这样进入了历史,参与伟大历史的活动。这些生命虽然也参与到历史洪流的巨大合力之中,但也始终表现出一种坚定鲜明的个性。如此真切地写出历史中的个人,这得益于作者精细的叙述笔法始终把握住人物的性格心理,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有分寸地显示人物的语言、行为和状态。知识分子无法拒绝革命——这是现代性的最重要主题之一。法国大革命无疑推动了现代历史的进程,它使革命成为变革社会最有效率的手段。但是任何革命都没有中国的“革命”来得彻底、伟大和壮阔。“革命”也一直是中国现代性文学表现的主题,但带有反思性的表现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的作品,则并不多见。李洱显然试图在以一个作家的眼光,重述历史,发现知识分子和历史潮流之间的深层关系。
  《花腔》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不断变换的叙述视点。通过每个人物的叙述,使历史产生丰富的涵义,作者贴切地抓住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展开叙述,使每个人的叙述都别有特色。但又保持了小说总体上的叙述风格。也许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角,小说的叙述始终散发着醇厚的诗情;也许是小说的叙述语言凝炼精致,小说复杂多变的故事又无不呈现出纯静舒畅的质感。它打开了一个个异常生动的革命史画卷,特别是有意变换真实与虚构界线的手法,使这段革命史显得真切而意味深长。不管是葛任这个人物,还是其中隐约可辨的早期革命者,都给人以强烈的亲历历史的感受。它所打开的每道历史之窗都显得异常清晰,每片历史风景都独具一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李洱打开的这个角度,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展开现代性反思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他平易朴实地调动叙述视点,使历史在重述和叠加中显示出多种可能性,这不是把历史简单推翻,而是小心翼翼地打开,细心地重新联结,在重述中使过往的历史变得栩栩如生。重述历史决不是粗暴地损毁拆解历史,而是去发掘更多的可能性,去激发新的历史活力。
  作为少数称得上是“学者型”的作家,李洱一直有相当充裕的知识和思想准备。他写作这部小说时,显然在历史档案方面下过相当的功夫,在梳理、重述的过程中展开了一层又一层新的丰富内涵。《花腔》细致地呈现了那个时期的历史过程,其艺术提炼则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呈现出革命年代的精神地形图。90年代后期以来,某些小说已经越来越多地靠近商业主义,消费社会的时尚趣味也在支配着某些文学写作,在此情形下,李洱的探索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