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抢救民族民间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05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畅言录

  抢救民族民间文化
  本报记者 万秀斌
  “去年我就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问题提过建议,今年我将再次就此提出建议。”这是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的代表王佳敏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她指出,目前多数歌舞团、群艺馆、博物馆等都缺乏深入民族民间“采风”的资金,出现老人逐渐离世,年轻人下不去,以致这些承载民族民间文化的机体离真正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越来越远。而民族民间文化如果不及早地发掘、传承,不被承认和肯定,它们也很可能被当地民族民间的民众视为“老土”和“落伍”而加以排斥,其结果就只能是任由这些文化逐渐消亡。
  王佳敏认为,云南省民族文化艺术之所以影响甚广,就在于相继出现了《阿诗玛》等经典名剧。如果我们现在停滞在“采风下不去,艺术上不来”的局面,那么即使将来我们有了可以下去的经费了,恐怕许多文化也早已“作古”。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与其有56个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因此,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底蕴丰厚的中华文化,我们就十分有必要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抢”与“救”上下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