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确保国家财政支柱不受侵蚀——烟草行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10
第3版(综合)
专栏:

  确保国家财政支柱不受侵蚀
  ——烟草行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评述
  本报记者王彦田
  2001年,全国烟草行业出动打假的人数超
  过了400万人次,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近2万人次在打假。这一数据说明,社会上制售假冒卷烟问题严重,也说明,烟草行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面临艰巨任务。
  假冒卷烟危害严重
  烟草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财政和经济支柱,为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倪益瑾介绍,去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收超过1150亿元,创造了历年来的最高水平。正因为烟草行业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性,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对烟草行业实行了专卖管理体制,成立了中国烟草总公司和国家烟草专卖局,20年来,由于“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优势得到发挥,烟草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累计实现工商税利超过了1万亿元。
  烟草行业的丰厚税利,也被不法分子所看中。长时间以来,假冒卷烟等违反专卖管理法规的不法行为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了公开、集中、大量制假的猖獗之势。河南某市的一个村子,制假规模达到了年产18万大箱的能力,生产能力相当于北京卷烟厂的规模。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司司长赵振林告诉记者,现在,全国一年的假冒卷烟达200万大箱左右,仅这一项,国家和企业每年税利损失高达六七十亿元。
  严厉打击重点突破
  在长期坚持打假和规范行业内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上,去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积极贯彻国务院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行业内成立了以专卖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烟草行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制定了具体整顿和规范措施。确定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6项重点,并把进一步打击制假售假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了大规模行动。
  经过周密部署,各省市烟草专卖局统一行动,在公安等执法部门的配合下,一年内,查处制售假冒商标卷烟案件24万起,收缴假冒卷烟
  53万件,捣毁制假窝点2303个,查获制假设备1600多台,抓捕制假违法犯罪分子2684人。一
  批重大案件被侦破。
  齐心协力坚持不懈
  如何看待目前的卷烟制假售假状况?赵振林认为,经过不断开展打假专项斗争,对制售假冒卷烟等违法行为采取高压严打态势,全国制售假冒卷烟的猖獗势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公开、大规模制假的窝点基本消除。但是,由于制售假冒卷烟的高额利润诱惑太大,以及受地方保护、黑社会参与、腐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制售假冒卷烟的非法行为短时期内难以根治,打假是烟草行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斗争。
  目前,制售假冒卷烟的违法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从东南沿海少数几个地区集中制假向全国各地分散制假转移;二是从集中假冒少数名优卷烟品牌向假冒所有高中低档的畅销卷烟转移;三是隐蔽性更强,打假难度更大。
  针对新的特点,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调整思路,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施。200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打假要打窝点、端团伙、清市场,更要从根本上消除制假售假活动,采取得力措施“堵源头”。要进一步加强烟叶、烟丝、盘纸的专卖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卷烟专用原材料流向社会。重点打击卷烟机械的非法制造和销售,“没有专用机械,就不能大规模制假”。加强和公安执法部门配合,加大对不法犯罪分子的追捕和处理力度。改变过去“端窝点多,抓制假老板少”的状况。
  国家烟草专卖局在打假中发现,抓捕不法分子,是从源头上打假的最有效手段。河北某县一个村子,多年来大量制售假冒卷烟,屡禁不止。去年下半年以来,烟草和公安部门配合,先后抓捕了该村63名不法分子,法院量罪判刑,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不怕罚,就怕抓”,这个制假大窝点造假活动基本停了下来。
  打击制售假冒产品,仅靠行业部门和企业的力量还不够。烟草部门反映,制售假冒卷烟,在一些地方受保护,集体抗法时有发生。如去年华东某省一个地区就有700多名烟草稽查队员被不法分子打伤,100多台车辆被砸,多次发生不法分子鼓惑群众围困稽查队员的情况。打假队员们呼吁:“打假要取得更深入的进展,必须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统一行动,目标一致的良好打假氛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